首页 > 百姓话题 > 正文

地铁陋习该休矣

今后,在地铁车厢里吃东西、外放手机声音、大声喧哗吵闹……这些不文明行为可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了。4月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施行,对乘坐地铁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约束。

近年来,准时快捷的地铁已成为很多市民上班和出行的首选,但“乘客在车厢为孩子把尿”“男子地铁吐痰被打,知错不改还爆粗口引众怒”“女子地铁吃凤爪飙脏话”等不文明行为屡被曝光,让地铁陋习持续成为社会问题和舆论热点,不断刺痛公众的神经。

地铁车厢空间相对狭小,人多嘈杂拥挤,决定了乘坐时需具备严格的限制措施。而对待地铁陋习,仅靠道德谴责恐怕无济于事,还应从制度性措施着手。此次《办法》落地,给出全国统一标准,清晰划定了地铁乘客的权利界限,把广大民众深恶痛绝的不文明行为列入禁令,营造出安全、有序、舒适的乘车环境,可谓适逢其时。

事实上,国内一些地方早年已率先行动,出台了类似的地方性法规,对个别乘客不文明乃至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但地铁不文明现象依然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各地法规的约束力不一,更重要的则是指定制度规范只是治理地铁陋习的第一步。

如今,地铁已然是展现公民素养的一个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缩影,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直观反映。要让所有人都能舒心地乘地铁出行,固然有赖于规定的不断完善和执行力的不断提升,以警示不文明者回归“正途”,更需要乘客的密切配合。在以制度刚性治理恶习陋俗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创造文明有序的乘车环境,让地铁文明不断彰显,不拖城市文明和地方文明的后腿,仍需进一步探讨。

在公众对文明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倡导文明乘坐地铁也理应成为一种新风尚,而任何一种文明风尚的形成,都需要持续不断的教育引导。比如,加强乘车区域巡查,发现列车内饮食等违规乘车行为,第一时间进行劝阻教育;还可以定期联合学校、居委会,举办地铁文明出行进校园、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倡导文明出行,让文明乘坐地铁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文明乘坐交通工具,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应当成为大家发自内心的自觉。与地铁陋习说再见,不是指责某个人、曝光某件事就可以实现,也不是一纸禁令就能“药到病除”,还需要从细节做起,从乘坐地铁的每一个人做起。如果人人在地铁车厢内保持文明风度,自觉维护他人利益和地铁运行系统安全,地铁陋习自然就会慢慢消失。(孔德淇)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