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兰察布新闻 > 正文

兴和县:合力攻坚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

总投资100多万元的兴和县民族团结乡台基庙蘑菇种植基地助当地贫困户就业增收。 方忠达 摄

春回大地、草木萌发。又到了一年的农忙季,家住兴和县赛乌素镇天城梁行政村大疙塔的樊茂慧也是闲不住,开始四处打听并谋划着今年的种植品种和种植面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能够迅速改变贫困现状,逐渐走上致富之路。”言语间,樊茂慧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年间,樊茂慧从酗酒的“麻醉”中清醒过来,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樊茂慧只是在兴和县脱贫攻坚中激发内生动力、奋起直追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从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以来,兴和县举全县之力,合力攻坚,坚决啃下贫困这块“硬骨头”。自2019年8月29日起,全县四大班子县级领导和包联任务单位的一把手全部住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干部群众同吃同住,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四个层面,深入开展“八个一”联系服务群众行动,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拿下脱贫攻坚这块“高地”。

发展产业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一路驱车,在蒙冀的边界——大同夭乡东三道沟村,我们见到了刚从村里入户回来、风尘仆仆的曹颖,一位“80”后村党支部书记:一副黑框眼镜斯斯文文,一身冲锋衣已沾满灰尘,笑容自信灿烂如冬日暖阳直照心底。

贫穷、落后,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崔颖儿时记忆中最深的印记。求学、打拼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的崔颖,开始萌生重归故里,带领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想法。“回去!”带领村里的人从贫困的泥淖中走出来,彻底改变家乡落后的梦想,成为了而立之年的崔颖此时此刻最强烈的愿望。

2015年,怀揣梦想,崔颖回到村里,从担任东三道沟村委会主任到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这四年,崔颖带领村委会用节约出来的办公经费为村民打通了一条700米长的难行山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发动党员群众维修加固小坝子护村坝,消除了威胁村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带头捐款,为贫困户崔天兰筹措4.7万元手术费,解燃眉之急……一件件、一桩桩好事、实事让乡亲们交口称赞。

要想让村党支部书记能够说话有分量,就必须发展集体经济;要想让村民能够稳定、可持续脱贫,就必须要有产业。2016年,在大同夭乡党委、政府帮助下,崔颖引入“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在临近国道建成310.5平方米生态木屋,出租建设成高庙子旅游度假村,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带领全村种植黄芪300余亩,绿了荒山、鼓了钱包;争取40万扶贫资金,建成106.8平方米的服装加工车间,采用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与乌兰察布市晗马服装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就业培训学习一技之长,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解决了28个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多亏了崔书记,帮我们解决了看病、挣钱的大事。”几年前,大同夭乡头道沟村赵云的妻子常丽霞患尿毒症,需要每周进行3次透析,高昂的医疗费用掏空了整个家庭。崔颖得知后,为赵云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减轻了看病的负担,介绍赵云外出务工,增加了家庭收入,今年赵云家的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顺利摘掉了“穷”帽子,从没有盼头的苦日子,过上了有奔头的好日子。

扎根乡村 汇聚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从“城里书记净搞虚的”到“黄书记的工作件件都做在了我们的心坎上”,4年来,“外乡人”黄玉印——任兴和县大库联乡康卜诺村驻村第一书记,为王家梁村通上了自来水,让只有12户村民的卞家村搬入新村……

翻开黄玉印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全村人的性格和家庭情况:谁胆子小,发展产业要多鼓励;谁比较莽撞,要提醒他不要蛮干;谁在村里人缘好,可以发挥带头作用;谁和谁家有矛盾,要避免两家起冲突……“扶贫工作是个精细活,遇到的情况千头万绪,但是根据大家的性格和家庭情况,能够找到打开心结的钥匙,柔性地解决问题。”黄玉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绣花”功夫,将一件件的小事、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赢得了康卜诺村全体村民的“点赞”。在黄玉印的引导下,康卜诺村引入马铃薯种植与加工、黄牛养殖等产业,为贫困户开辟稳定的增收途径,58户贫困户现已全部实现脱贫。

696,这是兴和县优化选派到161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员的数字,这其中就包含了像黄玉印这样深得民心的第一书记。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在兴和县的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有太多像黄玉印这样来自他乡,却把他乡当作故乡的“同行者”,他们同心、同向、同行,扎根在乡村,走过兴和县的山山水水,走进兴和县的家家户户,丈量着土地、改变着农村,为兴和县的脱贫攻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

借助“外力” 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开春了,地里马上就有活干了。”53岁说话嘎巴脆的翁凤霞告诉记者,往年没有疫情的时候,她早就去呼市打工了。两年前,她还常年在呼市打工挣钱供女儿上学,而从2018年9月开始,翁凤霞就在家门口工作了,平均每月工资3700元,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而且再也不用抛家舍业了。

翁凤霞所说的工厂就是位于兴和县大库联乡幸福村委会的兴和县明兴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距她家的距离仅一墙之隔。

兴和县明兴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大库联乡引进的一家主要生产淀粉的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高于市场价收购马铃薯、吸纳就业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成为了大库联乡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在用工季节,工厂的固定用工和季节性用工最高达到150多人,月人均收入在3500元以上,直接带动6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同时,为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库联乡政府与明兴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资产抵押型资金托管的模式进行合作,将300万扶贫资金注入企业,并每年以8%的收益回馈给3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

“北薯、中菜、南杂豆”一直以来是兴和县农牧业产业的格局,绝大多数的农牧业龙头企业都是依托这些优势而建。位于民族团结乡西北方向4公里处,投资1.65亿元、占地1405亩的乌兰察布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兴和分公司生态养猪一体化产业项目,是民族团结乡镇党委、政府顺应市场需求、大胆突破的有益尝试。

民族团结乡乡长富海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将京蒙对口帮扶资金450万元注入乌兰察布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兴和分公司生态养猪一体化产业项目,实行资金托管经营,前三年按年化利率8%,后三年按6%分配红利;红利作为9个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置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享受岗位补贴1800元。同时,项目建成后,公司优先为贫困户及贫困户子女提供工作岗位,使他们每月有1500-2500元不等的稳定工资收入,可以实现家庭稳定脱贫。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兴和县紧紧抓住人才这一主要因素,凝聚起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乡镇党委政府各级干部的力量,借助中央定点帮扶、京蒙对口帮扶等“外力”,内外并举、上下贯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产业,着力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举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阔步向全面小康进军。

(乌兰察布市日报记者 邵敏丽)

[责任编辑:王昊]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