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逆行青春——记荆楚“战场”的“90后”医务工作者

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湖北省抗疫“战场”上,有来自内蒙古的这样一个群体,有人曾经评价说,他们是“不懂事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风雨的雏燕”,他们的活法是“玩着抖音、刷着b站……”在家庭的护佑下,无忧无虑地张扬着个性。

他们就是“90后”。在荆门市,这样的“90后”有24名,年龄最小的24岁。

在疫情汹汹袭来,国家面临危难的关键时刻,他们收敛起个性,挺身而出,汇入抗疫的大军,脱下白衣,换上战袍,舍生忘死,勇于担当,挽救着群众的生命,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

关智芳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护士,自称是“最老的90后”。疫情当前,国家号令,她瞒着父母和家人,主动请缨上了战场,跟随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来到湖北省京山市仁和医院,在重症医学科一忙就是40多天。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师李续,过年没有回家。家在河北的母亲问他,他说科室排的班正好都在正月,今年回不去了。他说他是男护士,更应该去“战斗”。他知道父母一定会原谅他“善意”的谎言。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士王坤,主动中断婚假,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同是医务工作者的妻子含泪送他上了“战场”,每天都会关心他的情况。一个半月来,妻子说得最多的不是思念,而是加油!他在一线工作,他的妻子也工作在后方救死扶伤的一线。队友们都开玩笑说,他们是一对“特殊”的战友。

邹彩珍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的护士。因为这家医院是专业的传染病医院,来到钟祥市同仁医院后,她和同事被安排做的第1项工作,就是为其他医护人员做好防护培训。在疫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是治疗工作的前提。她们不断地挑挑拣拣,不放过任何环节的漏洞,被“战友”们誉为医护人员的病毒“防火墙”。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护师张娟,第一次走进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一病区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恐慌,连着几夜失眠。她结婚刚5个多月,面对生死环境,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我要为重症患者接大小便,大家都知道粪口传播这个途径……”但是,她还是咬牙坚持着,睡不着觉,就吃安定药片,终于在几天后,克服了紧张情绪,成为病房里走路带风的“小跑”护士。

这些“90”后,和医疗队里的队员们一样,过了心理关,就把救死扶伤的职责牢牢地扛在肩上,把医者仁心,用真情带给了湖北省需要帮助的患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护士赵凡青,说自己有重症工作经验,结婚不到一年,没有孩子,非常合适到“战疫”一线工作。京山市仁和院区重症监护室,一名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总是打开呼吸机面罩,赵凡青就不厌其烦地帮他戴上。在她的耐心之下,他终于肯说话了:“你是不是从来没见我笑过?”赵凡青说:“是的。”然后他就很费力地对着她笑了。虽然只是一笑,赵凡青却知道,他已经走出了心理阴霾。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院护士李红娟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位患者悲伤于家人全部感染新冠病毒,哥哥因此去世,总是流泪不止。她拉着她的手说:“阿姨,现在最重要的是您先自己好起来,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您配合治疗,家人才会放心……”过了两天,这位患者说:“谢谢你孩子,你说的对,我现在明白了,身上也有了劲儿,感觉比前几天好了很多”。爱心和微笑,这个时候也是一种治疗。

作为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唯一的男护士,陈佳乐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负责转运患者。他说这次驰援武汉,很多经历这辈子也忘不掉。他在武汉遇到过断粮的危机,穿上了婴幼儿才穿的纸尿裤,转运途中经历过防护服里缺氧的危险……时至今日,仍然在一次次与时间赛跑,完成着生命的接力。

这些基因里刻写着责任担当、血管里涌动着家国情怀的“90后”,用实际行动镌刻着属于他们这个年代的印记,证明着他们已经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青春载体!(记者  刘春)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