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疫线“春”来】新冠肺炎重症病房里的“话疗”

顼雪莲和李进鑫给患者梳头发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湖北省京山市仁和医院重症病房里,忽然传出一阵动听的草原歌声。原来,这是内蒙古援鄂重症医疗组队员们,在领着患者学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这也是他们在治疗时,运用的一种“话疗”的方法。

新冠肺炎传染力极强,被感染的患者,尤其重症患者,很多人都有“怕治疗、放弃治疗”的情绪,有的患者已经濒临崩溃,出现了各种不配合治疗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治疗效果。

一位张姓肾衰患者,在刚入院的时候,因恐惧而绝望,甚至冲动地抓着水果刀冲出了病房;一位余姓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进食差、不言语,第二天查房,发现了他手写的遗书;一位返乡过年感染病毒的郑姓女危重症患者,由普通病区转入重症病区时,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情绪从紧张变成了害怕,拒绝配合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

面对患者出现的病情重、变化快的情况,重症医疗组的几位专家共商了一种心理疗法:“话疗”,即每天除了根据病情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随时抢救患者外,组织队员从多角度,采取多种方式为患者做心理疏导。

这个医疗组主要由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ICU、RICU,内蒙古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和包头一机医院等医疗单位的16名重症骨干组成,医师组长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科主任医师于海霞担任,护理组长由该医院的顼雪莲担任。可以说,这是一个“尖兵”分队。

他们每一名成员,穿上防护服进入重症病区,需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以上,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排泄,工作强度大,压力更大。相对于繁重的工作,他们觉得最大的压力不是自我防护,也不是医学治疗护理,而是如何缓解重症患者临近崩溃的精神压力。

刚开始,“话疗”的效果并不明显。患者在压抑的心理作用下,多数时间处于一种或者封闭,或者烦躁的状态,不愿意敞开心扉,聊天的“切入点”让医护人员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们在寻找一个“突破口”。

于海霞是“话疗”的倡议者,也是实践者。

在和张姓患者聊天的时候,发现他病床头放着儿子的照片,猜到他最关心的应该是14岁的儿子,于是,话题便从孩子切入,经过多次沟通,让他因为“孩子还小,需要父亲”而重新树立了信心。

和写遗书的余姓患者对话,开始于他8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因为于海霞看到他在遗书上写到了担心母亲的留言,就和他说:“你的病一定能治好,老母亲还得你亲自去赡养才放心……”这让他想到做儿子的责任,鼓起了活下来的勇气。

于海霞和拒绝使用呼吸机的郑女士聊女人的心里话,舒缓了她紧张的情绪……

“话疗”的心理疏导方式,在找到切入点后,活跃、热情的“草原性格”开始起到催化作用,很快就产生了正面影响,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患者的精神面貌得到了较大的改观,逐渐从不再绝望,过渡到不再恐惧、担忧。随着病情的好转,他们的心态越发平和,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也高了起来。

队员也开始亮出各自的“看家本领”:会画画的关智芳在隔离衣服上挥洒作画,语言灵巧的张郁微“土情话”妙语连珠,蒙古族姑娘李慧敏教起了草原歌曲,忍俊不禁的是大男孩护士李进鑫还做起了给大娘梳辫子的细活……病房里,各种方言版的“你是最棒的”激励语,连接起了天堂草原和荆楚大地,连结起了内蒙古重症医疗组和京山市患者的心……

重症医疗组在工作期间,要不停地观察患者的情况,不断的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容量、感染、营养等状况,分析哪里出了问题,如何医理救治,同时要和病人沟通,要鼓励病人,不断改进“话疗”方向。一个班次6小时,一刻也不能停下脚步,一个班下来每名队员都已经筋疲力尽了。但是看着患者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各项体征指标不断向好,队员们说:“再累点也都值了!”

2月20日,从普通病房转到重症病房治疗了8天的危重症患者郑女士,从“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普通病房。她自己总结战胜疾病经验时说:面对疾病,一是心态要积极乐观,要充分相信医生;二是好好吃饭,不断增强体质。综合起来一句话,就是“把事情简单化”!

“医病先医心”。医疗组的成员在治疗危重症患者时,坚持“话疗”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他们自己也因此舒缓了长期疲惫带来的紧张情绪。

于是,在有内蒙古医护人员的病房里,常常出现了这样一幕:

一位好转的1967年出生的危重症女患者说:“我父母是教师,我们家是书香门第,我们姐弟4人我学历最低。”于海霞问她:“能说说你的学历吗?”她不好意思地说:“北大研究生毕业”。然后,于海霞就沉默了。她发现,和患者“话疗”,不仅仅是在给他们疗伤,有时候也会把自己给“聊伤”了。

病房里有一名86岁的老爷爷,病情已经好转。他心态特别好,家里四世同堂,子女孝顺。说到子孙们,老人很开心。于海霞笑着对他说:“您也是家里的活宝儿”!老人笑着打趣说:“活包袱”。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春)

[责任编辑:孟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