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连浩特新闻 > 正文

中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发展的路径研究

中俄两国在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两国关系正式进入到平稳发展阶段。文化交流作为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手段,对于提升两国经济合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由此,从中俄文化交流的合作基础与当代价值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文化交流对于经济合作的作用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培养和智力平台优势、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文化交流积极性等提升中俄经济合作的相应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中俄文化与经贸合作的水平。

中国与俄罗斯是两个相依为邻的大国,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际经济正极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更是大势所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承受着各种因素的制约和挑战。文化交流对于进一步促进中俄两国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两国应当积极推进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以此促进中俄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俄文化交流的合作基础及当代价值

(一)中俄文化交流的合作基础

中俄两国在历史上具有良好的合作传统和历史,两国在文化交流层面的合作也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首先,两国的双边关系正处于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从政策方面上看,2001年7月,两国国家元首共同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并将“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思想以法律的形式加入到合约中。这使两国双边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为双方开展更高水平上的经贸和文化合作提供了政保障。从实践方面上看,中俄双方在政府层面和民间层面都建立了大量的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这些组织和团体在让两国人民了解彼此历史、风俗以及文化成就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对推动两国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两国高层对于两国双边文化交流都给予高度的重视。2009年10月,在党中央的直接推动下,两国签订了互设文化中心的协议。随后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都分别以“文化贸易、文化交流、友好合作、繁荣发展”为主题,举办相关文化和经贸交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由此可见,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具有坚实的政治和民意基础,在新的政治及经济背景下,两国的文化合作与交流将会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中俄文化交流的当代价值

中俄关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文化因素在深层次发挥着独特作用。文化交流是两国进行经济、政治以及其他领域深层次交流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两国寻求更深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中俄文化交流具有极为深远的当代价值和意义。首先,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有利于消除两国经济、政治方面的不理解与不信任。中国民众对于俄罗斯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苏联时代,而俄罗斯民众也只是通过中国商品来认识中国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现状知之甚少。由于两国民众互相之间缺乏深入的了解,两国难以在更高层次上开展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文化领域的宣传和交流活动对于两国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其次,“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中俄文化交流的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强调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这为中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与交流窗口。同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经济合作深度不断加深,由此对于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文化交流促进中俄经济合作的机理

(一)文化交流对两国消费需求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能够充分反映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状态,对整体社会的消费行为、消费需求层次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文化以一种特殊的形态影响和限制了社会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群体的消费需求。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其对于生活品质以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而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行为以及对价值、价格的标准和判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若要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和需求偏好,就必须充分了解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文化环境。在中俄两国贸易和经济合作过程中,消费者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符合目标市场需求层次和消费习惯,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化交流能够在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上,使企业和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环境,避免生产和销售与对方国家经济文化相冲突的产品,从而使两国的经贸合作得到平稳有效的发展。

(二)文化交流对中俄跨文化认同的影响

劳动力在完成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知识技能储备。劳动力所处的经济文化环境对于其知识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文化交流可以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改变对于劳动力素质产生影响的区域经济文化,进一步缓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与其他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文化层面的交流也不断增加。正是有了这些更深层次的交流,才使得人们的思想更为活跃和开放,也大幅提升了不同文化圈层中人们相互理解和接纳的能力。通过文化的交流,新的生产模式和劳动模式将会应运而生,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加速中俄国家间经济合作的进程。

(三)文化交流对中俄技术创新的影响

文化作为制约经济发展的软因素,其对于经济创新具有直接的影响。当一个区域对于外来文化包容度更高时,其对新兴技术的接纳能力也就越强,也就更易催生生产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创新,同时进一步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水平。这种创新意识的增强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得以实现。通过与不同文化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能够促进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的地区提升文化的包容度,增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丰富,从而增强双方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随着创新意识的增强,创新理念转变成新产品的迭代速度将会增快,生产领域的技术创新将会增加,技术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进一步拉动中俄两国之间经济合作的蜕变升级。

三、提升中俄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合作的路径

文化交流能够在需求层次、文化认同和技术创新三个层次上对中俄两国经济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促进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中国应当从政府、高校和社会组织三个主体出发,保障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作用

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和引导效应,加大媒体对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中蒙俄经济走廊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宣传作用。国内媒体机构应当与俄方的主流媒体进行多层级交流,对于对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与人文风貌进行充分了解,并且充当文化宣传的窗口,进一步拓宽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渠道和途径。此外,优化我国的文化交流环境,为两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优质的软件、硬件支持,提升我国文化交流的基础。在硬件设施方面,政府应当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两国的互联互通能力;在软件方面,政府应当在签证办理等方面制定相关的便民和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中俄两国民间层面的沟通与交流。

(二)充分利用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智力供给方面的平台优势

我国高校应当加大对于俄语人才的培养,同时增设俄语专业与经济类专业相结合的专业,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中国与俄罗斯接壤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高校文化交流活动。拓展中俄高校间人文科技的交流,建立高校联盟,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两国高校应当为两国大学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使两国青年能够在人文、历史、文化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校应当为实际从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官员和企业家们提供培训服务,打好经济走廊建设参与者的理论功底,促使建设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关理论,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新方法与新路径。

(三)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参与文化交流的活力和积极性

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和智慧,文化交流活动应当突出民间特色,经常性地组织各类文艺汇演,对两国文学、艺术、影视、历史等作品和文化遗产进行巡回展览。这些文化活动应当力图使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使两国民众增进文化理解和互信。民间组织应当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不同的传递方式使更多的中、蒙、俄民众参与到文化交流中。文化交流侧重公益,贵在持续,鼓励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社会资本参与到经济走廊建设中来,社会组织牵头承办的文化交流活动不应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中蒙俄文化交流活动中,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责任编辑:杨旭英]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