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鄂尔多斯新闻 > 正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产业扶贫挑起富民“大梁”

卓资县金鸡扶贫项目不仅为卓资熏鸡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推动“卓资熏鸡”与蛋鸡养殖产业融合发展,还可安排1000名异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净收益和就业可带动10000多人长效脱贫。 高安发 摄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基础,培育产业是脱贫致富的出路。

在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程中,乌兰察布卓资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持以片区规划为引领,充分考虑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合理安排扶贫项目资金,确保各项措施到村到户。制定出台了《卓资县农牧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当地农牧业主导产业,引导和鼓励贫困户积极发展农牧业产业,进一步增加生产性经营收入,着力推进全县产业扶贫工作形成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良好格局,产业扶贫正挑起卓资县兴民富民的“大梁”。

“菜单式”扶贫:让脱贫稳得住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何谓精准?如何精准?卓资县在实践中认识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因户施策,量身打造扶贫大计,以此烹制的“大餐”才能对胃口、易消化、有营养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为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卓资县重点围绕县域优势特色种养殖业,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和较强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开出“扶贫菜单”,在补贴资金限额内供贫困户自行选择和自由组合,自主确定适合各自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在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后,按照扶贫菜单补贴标准予以资金补贴。

同时,在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由产业发展指导员和技术专家组对扶贫政策的实施进行跟踪服务。“输血”“造血”“活血”多管齐下,2019年,全县有一定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6617人,测算投入“菜单式”产业扶贫资金1671万元,通过群众点菜、政府补贴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除此之外,鼓励贫困户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扶持发展特色旅游示范户20个,以林胡古塞、九龙湾、红石崖三家4A级景区为核心,带动周边10多个村的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覆盖贫困群众1200多人。同时,依托“卓资熏鸡”的品牌优势,重点扶持2310户贫困户发展了土鸡养殖产业,通过北京德青源和京客隆超市的市场化运作,将“卓资熏鸡”“卓资土鸡蛋”“卓资土鸡”打入北京市场,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电商扶贫:千户贫困家庭实现增收

一直以来,卓资县的许多特色农副产品因销售渠道不畅、品牌影响力不足和农民的思想观念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增收,有很大一部分因病残致贫的贫困户及企业有脱贫的意愿却苦无出路。

为了解决“有货卖不出”的窘境,卓资县开始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新路径。2017年,依托中国海油定点帮扶建立电商中心,开通“京东卓资特产馆”“有赞卓资特产”两个商用平台,将具备规模产能的熏鸡、燕麦、亚麻籽油等农畜产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2018年,卓资县建立了“卓资山珍”电商扶贫公共品牌以及集物流仓储、线上营销、企业孵化、产品展示、技能培训等多功能一体化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电商+产业+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截至2019年7月,“卓资山珍”品牌已覆盖卓资县8大类73种小类产品,帮助49家县内企业在平台上销售产品,仅2018年全县就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6949.78万元,带动4800余人增收。目前,卓资县县域电商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70个村级服务点正在建设中,2019年底20个村级服务点正式运营。同时,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农畜产品回收订单,为贫困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县政府组建电商平合,通过电商平台拓宽贫困户农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畜产品转化率和增值率。

62岁的贫困户张金宽心脏做过支架手术,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今年年初,张金宽响应政府的号召,做起了杂粮、杂豆的微商生意。“在家拿着手机,动动手指一个月就能赚几百块钱,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儿。现在刚开始,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谈起未来的销路,张金宽信心满满。

如今,在卓资县像张金宽一样的“微商”贫困户共有1000多户。他们通过卓资县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的培训,依靠电商扶贫公共品牌的平台,逐渐摆脱贫困,实现创业致富。截止目前,电商扶贫培训总计覆盖2200多人,已有1000户贫困家庭通过参与电商产业扶贫实现增收。

资产收益扶贫:贫困户捧上“金饭碗”

2017年8月,卓资县立足资源优势和熏鸡产业基础,引进了北京德清源金鸡扶贫项目,着力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带动贫困群众长效稳定增收。2019年6月29日,首批30万只“金鸡宝宝”,从河北邯郸运到卓资县,如期进入金鸡产业园区,标志着卓资县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这一项目的投产对卓资县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壮大熏鸡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金鸡产业扶贫计划是卓资县政府与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扶贫合作。该项目于2018年5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45亿元。其中,卓资县委、县政府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争取北京朝阳区对口帮扶资金等方式投资3.2亿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北京德青源公司投资1.25亿元,主要用于生物资产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北京德青源公司采取租赁的方式从事蛋鸡养殖等相关经营活动,收益所得主要用于卓资县的公益性岗位工资、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健康扶贫慢病送药等方面的支出。

近年来,为增加产业扶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卓资县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京蒙帮扶资金和其他涉农涉牧资金,重点投入设施农牧业、加工业、光伏等项目,由国有管理公司进行统一运行或租赁给龙头企业使用,明确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取得长效收益。除了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外,卓资县还先后引进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和冷凉蔬菜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项目,目前都已全部投入运营。3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提供劳动用工岗位,吸纳500名贫困人口就业。随着明年金鸡项目的其他4个场区的逐步投产和冷凉蔬菜加工区的全面投产,还可安置800多人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以往的扶贫资金都是分配到各村建设扶贫项目,资金相对分散,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我们现在把扶贫资金进行统一规划使用让扶贫资金形成合力。”卓资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无法离乡”和易地搬迁后有劳动能力、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建立“励志岗位”就业模式,充分发挥德青源金鸡扶贫、冷凉蔬菜加工、村级光伏电站等项目资产收益资金稳定减贫作用,将30%资金用于公益性岗位工资,20%资金用于村级小型公益事业建设,20%资金用于健康扶贫兜底,10%资金用于村集体经济,10%资金用于设置“励志岗位”,10%资金用于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以及巩固脱贫成效产业发展基金。

自主脱贫:家门口就能挣“计件”

走进“巧手手扶贫车间”,记者就被眼前五颜六色的收纳筐吸引住了,工人们三、四个人一组,配合默契,一人搭配颜色,一人裁剪编织条,一人接过编织条在铁架上用小锥子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的挑动着,不一会儿一个收纳筐就做成了,之后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用打火机进行尖锐部分的整理,一个精美的收纳筐便做成了。

“自从成立了这个扶贫车间,我就在这儿干。家门口就能挣钱,工作也不累,每个月还能收入1300多块钱。”69岁的贫困户黄林凤原是卓资县卓资山镇温都花村村民,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惠及下,她成为了龙胜社区生态小区的居民。为了增加收入,黄林凤来到设立在小区内的“巧手手扶贫车间”,做起了“巧手手”,通过手工制作蒙古皮囊奶酒包装,每月可增加收入1300多元。

“巧手手扶贫车间”是2017年在卓资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建的。车间各类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制度及岗位职责严明,目前已趋向正规化。为了确保贫困户实现易地搬迁就业脱贫,在2016年底,卓资县扶贫办与呼和浩特市“草原牧童皮囊制作有限公司”签订加工合同。2017年5月份引进山东青岛苏克工艺品公司的收纳筐手工编制技术,县扶贫办又从呼和浩特市引进了象棋、蒙古包等各类挂件工艺品手工缝制技术,并诚邀厂家技术导师前来进行技能培训,增强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目前,卓资县共建设“巧手手”扶贫车间5处,发展民族手工艺品编织、足球缝制、汽车坐垫、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安置搬迁人口就业400名。

据了解,除了建立“巧手手”扶贫车间外,卓资县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定向劳务输出等多种方式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截止今年7月,全县提供乡村保洁员岗位513个、乡村护林员岗位963个、城镇环卫工岗位100个、乡村扶贫信息员和政策宣传员岗位220个,帮助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协调园林养护、建筑工程和餐饮行业提供用工岗位300个,与金鸡扶贫项目、冷凉蔬菜加工基地项目、光伏电站项目签订用工岗位协议1500个,基本实现了所有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同时,鼓励贫困地区群众抱团增收,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旗下营镇伏虎村农家豆腐、大榆树乡孔督营村野生保健黄芩茶、梨花镇壕赖村农家乐、卓资山镇亚麻籽油厂等一批村集体产业正在兴起。

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卓资县委、县政府牢牢牵住产业扶贫的“牛鼻子”,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群众持久吸附在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产业链上,引导鼓励脱贫人口以土地、资金、资产等要素入股参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让他们得到更可持续、更加稳定的收益,确保贫困人口脱贫后能够稳得住、不返贫,贫困户的钱袋子鼓了,生活富了,日子好了,心气更足了!

来源:乌兰察布日报作者单位:乌兰察布日报社责任编辑:王欣雯 宋军

[责任编辑:王昊]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