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19行走黄河”之河套灌区:一张大网,如何让黄河水好进好出

在手机地图软件上,将黄河大几字形的左上角放大,会看到无数细线依附在黄河的干流上,一整块区域犹如一张细密的网,罩在黄河的左上角,这里是内蒙古河套灌区。

时间已是秋天,汽车驶入河套灌区西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大片的农田庄稼已收割完毕,进入修整期,但黄河却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

在这里,除了春灌,秋浇也是作物生长的黄金节点,作物收割后的秋冬,降水量少,现在浇地,冬天冻住了,等来年春天一化,便有利于耕作。这也是河套地区特有的灌溉方式。

年平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背靠阴山,西有乌兰布和沙漠,南有毛乌素沙漠。如果没有黄河的滋润,这里将迅速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真是一个完全仰仗黄河水活着的地方!

20年前,黄河曾经断流,下游的人们指责河套灌区的水利枢纽工程把黄河的水都引去浇地了。现在,黄河已经20年没有断流了,河套灌区是如何既维持生态用水,又保障下游输水呢?

在磴口县,黄河几字形大弯的西南角,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将黄河引入总干渠。从地图上看,总干渠像把黄河平行地粘贴复制过来一般,也难怪人们把总干渠称作“二黄河”。

“二黄河”总干渠。 “行走黄河”采访组 皇甫万里 摄

河套灌区总干渠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也承认,过去确实存在大量引黄河水的做法。近几年,黄河进入丰水期,近日,黄河三盛公下断面流量达到2680立方米/秒,总干渠引水流量在500立方体/秒左右。按照规定,三盛公要保证黄河干流下泄流量不小于300立方米/秒。

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水量统一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调控:“入口一个水文监测站,出口一个,两边数据一对比,用了多少水,清楚得很咧。”

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总干渠第二分水枢纽,就建在一处平原上,建起的节制闸将黄河抬高了5米。借助南高北低的优势,在总干渠的南面,切出了一个小口子,被抬高的黄河水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永济渠,灌溉了沿岸的土地。

永济渠往农田输送了大量灌溉水。 “行走黄河”采访组 皇甫万里 摄

在全长230公里的总干渠上,像永济渠这样的干渠有13条,每条干渠上还有更细小的分干渠、支渠,无数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沟渠,利用地势差异,灌溉了900多万亩的土地。

由于引水成本低,节水成本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还任重道远。根据巴彦淖尔市水利局提供的数字,灌区1997年引黄水量是52亿立方米,去年引黄水量依旧保持在45-47亿 立方米。

驶入河套灌区的包兰铁路。 “行走黄河”采访组 皇甫万里 摄

无数的灌溉渠,浇灌完农田后,统一汇入河套灌区北部的总排干。总排干再将农田退水统一汇入乌梁素海,乌梁素海通过一道退水渠,将水退入了黄河。

河套灌区每年大约引黄河水50亿立方米,其中5亿立方米的水通过乌梁素海退入黄河,客观上也对乌梁素海起到了一定生态维持的作用。

过去人们常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说的就是黄河是一条“摆动的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刚挖的渠可能来年都被冲刷了。

而总干渠和总排干像一张大网,框柱了河套灌区整个平原,让黄河水有进有出。但接下来,如何让黄河水有进多出,好进好出,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行走黄河”采访组记者  季觉苏)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