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记者:心怀不变理想 记录多变时代

记者是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参与者,有新闻的地方,就有记者。11月8日,是我国第20个记者节,在这个属于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采访了4位不同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聆听他们的故事。时代在变迁,传播媒介在变化,但是记者心中的新闻理想却从来没变。

从业时期:60~90年代   

人物:元丹   

故事:骑马采访  手写文稿   

今年81岁的元丹曾经在内蒙古日报社当过编辑、记者,一干就是35年,见证了60~90年代时期纸媒的样子。11月6日,记者来到元丹老人的家中,聆听了他的记者故事。   元丹是蒙古族,蒙汉兼通。他告诉记者,他曾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当过3年老师、7年旗政府办公室秘书,因经常给《内蒙古日报》投稿,1964年秋被内蒙古日报社评为“模范通讯员”。同年年底,他被组织派到内蒙古日报社从事蒙编工作,这个消息在当地炸了锅,用周边同志的话讲就是,“元丹,你一下子上天了”。   “报纸是主流媒体,《内蒙古日报》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很高,记者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也很高,自己当然也高兴。”元丹说,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单位对记者的3点要求:对自己负责的领域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相关方针政策;要有政治觉悟,坚持党性,为人民服务;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那个时期,基层交通不方便,元丹每次到基层采访,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骑马、骑骆驼、骑自行车到老乡家采访,都是常有的事情。“有一次我骑自行车从苏木到嘎查,赶路就用了半天的时间。采访后,也是第一时间写稿子,那个时候写稿子只能用手往稿纸上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到旗县里用电报或者传真发回到单位,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只能等回到单位再写。我写的稿子,100%都能被录用刊发。”说到这里,元丹得意地笑了起来。   他说,新闻采写选题立意很重要。1988年他采写了一篇题目为《牧人之心比黄金珍贵》的新闻,获得全国好新闻二等奖。新闻报道了赤峰地区一对牧民兄弟在发现古墓后,将古墓中328件葬品全部上缴政府的事情。当时,在赤峰地区流行着一句话“要想富,挖古墓”,那个时候的盗墓行为非常猖獗,当很多媒体都把视角指向“盗墓”案件时,元丹却把视角放在了鼓励大家归还古墓葬品上,取到了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   “一篇新闻稿件,不仅仅要客观反映新闻事件,更是一种导向,所以记者的责任很重,现在的记者更要不断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元丹说。                                                    

从业时期:90年代至今 

人物:群英   

故事:相机记录精彩瞬间  

“社会永远需要新闻,需要新闻就离不开记者,无论新闻传播的媒介怎么变,记者不会变,记者时刻都要做到业务精、态度正,拿出好的新闻作品,让受众认可。”今年59周岁的群英是内蒙古日报社摄影记者,对新闻,他有着自己的理解。   群英于1989年参加工作,起初是文字记者,1997年调到摄影部做摄影记者,20多年来的摄影记者工作让群英认识到,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作为一名记者,过硬的业务能力才是“王道”。   “要想用一张图片呈现新闻,拍摄的瞬间很重要,这个瞬间要涵盖大量新闻信息,要有构图,要有新闻领域特点,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对采访领域有充足的了解,要做预案,而决定这些的,是记者本人,而不是记者手中拿的拍摄设备。”群英告诉记者,在他从事摄影工作之初,用的都是胶卷相机,每位摄影记者用的胶卷数量是受限制的,但这没有影响他们拍出好的新闻作品。   2001年7月13日,群英来到内蒙古体育局,与体育局的职工和教练员一起等待北京申奥的结果,并在深夜拍下新闻图片《北京成功了》,成功捕捉到了申奥成功瞬间,电视屏幕前人们兴奋激动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北京成功了》获得了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   除了策划类选题,对待突发新闻,群英处理的也是毫不含糊。2005年的一个冬天,群英拿着相机来到呼和浩特市火车站拍摄春节回乡人群,因为没有让他满意的画面,他便一直蹲守,脚冻到发麻,仍不放弃。就在这时,他发现出站口有几个人可以随意出入,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告诉他,有事情要发生,他便死盯不放。就在这班列车到站后,旅客陆续往外走时,果然“大事”发生了,几位便衣警察抓捕了列车上下来的两名逃犯。群英用镜头记录了这幅作品——《惊心动魄的瞬间》,后来获得了内蒙古新闻奖一等奖。   “我很喜欢记者这个职业,用镜头记录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群英饱含深情地这样说。                                                    

从业时期:2001年至今 

人物:张弓长  

故事:敢发声的调查记者  

“考过了,我能继续当记者了……”11月5日10时许,《北方新报》首席记者张弓长从“2019年新闻采编岗位考试”考场走出后,开玩笑说。作为都市报记者,今年是张弓长职业生涯的第19年。在这19年中,他经历了街头卖报、手写稿件、无纸化办公、全媒体供稿等,无论传播方式怎样变化,他对待新闻严谨的态度没变,关心民瘼的初心没变,这也让他成为媒体圈小有名气的调查记者。   “在《北方新报》创刊之年加入,是我的幸运。《北方新报》以刊发老百姓身边的都市新闻为主要报道方向,给内蒙古老百姓的生活增加了一味调味剂,对都市人读报习惯的形成功不可没。”张弓长告诉记者,当时都市新闻的写法没有模板,全凭记者自己摸索。他还清楚地记得,他参加工作初期,就参与了安吉尔纯净水灌装自来水、呼和浩特“下水井夺命”等事件的系列调查报道,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自此以后,他的调查报道接二连三出现,也促进了很多问题的解决,就这样,调查类新闻一做就是19年。   “敢发声、能吃苦,是《北方新报》记者的特质,也是依靠记者的打拼,让《北方新报》从无人知晓到人尽皆知。”说着,张弓长笑起来,他告诉记者,监督报道是《北方新报》的一大特色,在报纸最鼎盛的时期,《北方新报》的热线电话一天打进几百个,很多政府机关单位、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北方新报》的报道。不过,张弓长也认为,监督不是新闻的目的,解决问题、关怀人性才是。   谁报道,谁追踪,《北方新报》这个规矩张弓长一直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他告诉记者,在2001年,呼和浩特市曾发生过一起凶杀案,一个8岁孩子的父亲杀死了孩子的母亲。当大家都把新闻视角放在凶杀案上时,张弓长看到的却是这起凶杀案背后那个无辜的孩子。于是,他发起给孩子找家的新闻报道,并最终让孩子的生活有了着落。这个新闻,张弓长一盯就是十几年。   “我的新闻理想很单纯,就是坚守正义,关怀人性,对新闻要持续关注,对新闻事实要严格把控,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张弓长说。                                                    

从业时期:2012年至今   

人物:邓丽琴   

故事:新媒体的“螺丝钉”   

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便是看热点新闻,每晚睡前三问自己:哪个标题起得好?热点是什么?错过了哪个“爆款”?80后邓丽琴是北方新报融媒体的一名采编人员,2012年参加工作,做了两年纸媒记者后,转型到融媒体部成为一名新媒体编辑,多年的工作,让她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全国排名前100的新闻媒体类微信公众号我基本都关注,自媒体头部大号也关注了一些,手机上各类新闻App也不少,我时常对新媒体的发展速度感到心慌,太快了,稍一松懈,就可能被落下一大截。自从当了新媒体小编,就不知道休息是什么概念,周末假期是什么滋味,你会不自觉地去关注各类新闻,停不下来。”邓丽琴说,做新闻讲究的就是“时效性”,这一点在新媒体时代尤为突出。她告诉记者,自己刚接手《北方新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时,粉丝并不多,她和团队成员一起想办法,策划选题,将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及时呈上。她还清晰地记得北方新报微信公众号第一个10万+的新闻作品出现时的欣喜。那是一篇关于高考出成绩的报道,北方新报官微第一时间发布,阅读量暴增,这让她既兴奋又自豪。“即时的新闻报道,直观的数据反馈,读者直接的留言互动,新媒体就是这样让人着迷。”   “新媒体时代,新闻的本质没变,新媒体编辑和报纸编辑的工作内容其实也差不多,只是传播方式变了。”邓丽琴分享了一个案例,2016年,H7N9型禽流感事件备受关注,她第一时间反应,和对口记者策划选题,做了系列报道,第一时间在北方新报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疫情信息和疾病防控知识等,连续出了多个阅读量10万+的新闻作品。   “利用好网络传播手段,做出权威、高质量又接地气的好新闻是新媒体采编人员努力的方向。我们会发扬‘螺丝钉’精神,倾情讲述好内蒙古故事。”她说。 (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马丽侠)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