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彦淖尔新闻 > 正文

牧民钢巴图:边境线上“行走的界碑”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白忠义)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中蒙边境生活着一名叫钢巴图的牧民,他也是一位护边员,他经常骑着摩托,持有一副有着近60年历史的望远镜,在边境线附近来来回回“巡逻戍边”,不仅保护了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避免了多起越界事件的发生。

护边员钢巴图和甘其毛都边境派出所民警一起巡边

钢巴图一家三代都生活在中蒙边境的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伊肯查干嘎查。他从小便从父辈那里知道了那些立着的刺儿丝网和界碑代表着什么,从小就熟悉自己家门口这段祖国的轮廓线,从小就和边境线和界碑有着一种连他自己也说不清的特殊情怀。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他最终走上了父亲曾经走过的那条护边路,也成为了一名护边员,他形容自己是边境线上“行走的界碑”。

“小时候家里穷,国家也不发达,每次和父亲去边境巡逻都是骑马骑骆驼,一走一天……”钢巴图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巡边的场景,也清晰的记着自己成为护边员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末,内蒙古边境管理区推行了“联户互保”“邻里互望”防范措施,初步形成警民联防的草原110雏形。也就是这个时候,钢巴图从父亲手里接过守边护边的“接力棒”,成为乌拉特中旗边境区第一批草原110报警点的勤务人员,2014年他又被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边防支队聘为第一批护边员,守护695至697号界标和11.509公里的边境线。

“只要有人在边境线上做违法事,钢巴图就报案,保护生态,保护安全。”同样生活在边境区域的牧民革命这样评价钢巴图。据了解,每年夏秋两季,到边境一线非法采挖苁蓉、锁阳、搂发菜、偷猎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就多了起来,钢巴图一到这个时节也随之忙碌起来,几乎每天一起来,他就会跨上他的“铁马”———辆红色的摩托车,背上他的“铁疙瘩”——一副有着近60年历史的望远镜,在边境线附近来来回回转上好几趟,不时地停下车,东瞅瞅,西望望。一发现有违法情况,钢巴图总会第一时间报警,然后需要及时制止的他就及时制止,不能及时制止的就守在旁边,防止违法人员逃脱。不仅保护了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避免了多起越界事件的发生。受聘护边员以来,他为甘其毛都边境派出所提供有价值信息100余条,堵截临界人员13人,截回抵边牲畜500多头(只)。钢巴图平时还积极协助派出所调解矛盾纠纷,实现了管辖边境线连续10年无人畜越界,牧民和睦相处的良好局面。

在钢巴图家里最醒目的一面墙上,张贴着“奖励优秀护边员1000元”的卡片,桌子上整齐摆放着6本优秀护边员荣誉证书。每当看到这些证书,钢巴图总会绽放出自豪的笑容。“国家相信我,给了护边的工作,我感到挺光荣的,给国家、给老百姓做点好事。”

在钢巴图巡边的路上,有一棵被当地人尊奉为“神树”的胡杨树,算是边境辖区仅有的“旅游景点”,隔三差五的还有人来向神树许愿。“还以为‘神树’真显灵了,要不是发现的及时,这个景点早就没了。”说起“神树”着火的事,钢巴图至今都有些后怕。那是2011年8月的一个早晨,钢巴图像往常一样去边境巡逻,却发现“神树”竟然冒着丝丝黑烟,空气里弥漫着木屑烧焦的味道,“神树”着火了。钢巴图一边给派出所报警,一边用沙土灭火,火是扑灭了,“神树”躯干却烧出个大洞,枝干枯死了大半。从此,钢巴图每次巡边都特意绕道来看看“神树”。

“我作为一个护边员,把这个护边工作和自家的活儿一样对待,一样做好,我要继续把这项工作做下去,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10月11日,钢巴图对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说。

[责任编辑:朱国义]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