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时代内蒙古的文化表达

                                                                                巴彦淖尔馆展 示的马文创产品。

                                                            市民在书香文化精品馆精挑细选。 本报记者 安寅东 摄

                                                                                  观众在呼和浩特馆互动体验。

                                              市民在分会场莫尼山非遗小镇参观 面塑艺术作品。本报记者 安寅东 摄

                                                                  包头馆极具民族特色 的文创产品。

                                                                         乌兰察布馆《三英战吕布》 文创产品惹人爱。

                                                                                                  观众体验VR。

                                                                                        观众在通辽馆参观乐器。

                                                                         锡林郭勒馆元上都文创吸引观众。

                                                                           观众参观科右中 旗蒙古族刺绣。

                                                                                         观众在鄂尔多斯馆互动体验 。

                                                                                        首府市民在乌海馆品尝红酒。

                                                             兴安盟馆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特色民族美食。

                                                                           观众在内蒙古“纸尚创意”艺术展馆参观。

                                                                              呼和浩特馆的工作人员在摆放文创产品

                                                                             “弘扬蒙古马精神” 主题馆文创产品。

9月24日,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拥挤的人群渐渐消散。为期5天的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落下帷幕。文博会作为内蒙古打造文化产业的重点平台,积极扩大经贸交流成果,现场成交860万元,达成协议交易额近2.5亿元。

一个盛大的公共文化节日

文博会对于城市来说,是一个面向外界的交易博览会;对市民来说,则更像一个盛大的公共文化节日。本届文博会以“绿色北疆文创未来”为主题,主会场设在位于首府的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共8大主题,内容涉及文化传媒、数字科技、文创开发、创意设计、传统非遗、生活美学、动漫电竞等多个领域。

文博会上的众多同期活动,使人们强烈感受到内蒙古的文化熏陶。首次设立的“内蒙古味道”美食市集,最具特色的代表性食品,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美味又丰盛的美食盛宴;首次设立了“博物馆文创”展区,故宫博物院、国家宝藏联合博物馆、敦煌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苏州博物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一系列精美有趣的文创产品在文博会上让历史重焕生机;数字科技体验馆里,汇聚了许多全国领先的数字科技类公司,有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有数字展览领域的龙头企业——上海风雨筑,草原电竞嘉年华也在数字科技体验馆里热血上演。

有网友说,文化不只是博物馆里的展陈,更应是今生的触手可及。对文创产业而言,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原创性、体验的多元化越来越重要。文博会上,既有文化与智能硬件、VR/AR技术,又有驯鹿旅行带来“发现”系列文化旅游服务平台的展示;既有来自浙江宁波的“十里红妆”为代表的江南刺绣,又有国内知名电竞企业打造的电竞创意集市……各类文化产业创新成果展示,注重增强观众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有限的物理空间里,跨越历史与未来,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

一个扩大的文企交流“朋友圈”

文博会邀请“首都经济圈”“长三角地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约120个重点文创企业、展览资源参展参会,促进与国内各重点地区的文创产业、企业交流合作。

在今年5月,浙蒙两省区党委宣传部签署了《宣传文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两省区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围绕新闻媒体、文艺创作、产业项目和文化旅游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其中包括鼓励和支持浙江文化企业到内蒙古投资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两省区优秀出版物、文化产品、旅游、美食“走出去”等,共同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从文化产业外部发展来看,文化渗透于其他各行业。省际间的交流合作,创造新的经济价值,挖掘了新的动能。内蒙古与多省市开展的一系列交流合作均着眼于做强文化产业的实体经济,不断推出打动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从图书到美食,从特色小镇到互联网产品,从主题分享到战略合作,都在进行着由粗放走向精细,由追求数量到走向追求品质的探索。文博会扩大了内蒙古文化企业的交流合作“朋友圈”。

本届文博会邀请了来自日本、俄罗斯、印度、罗马尼亚、希腊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艺术文化产品。继续邀请“一带一路”展商参会,展示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首次推出主宾国概念,邀请意大利作为主宾国参展,展出达芬奇机械装置、意大利文创产品、意大利时尚生活品牌等内容。

在达芬奇诞辰500周年之际,意大利展区设置了达芬奇机械装置展,带领观众走向这位伟大天才的奇妙世界“。一带一路”国际展区,分为“艺之灵”“瓷之韵”“器之道”3大板块。日本的茶道文化、美国的先锋艺术瓷器……不同国家的文化在一带一路国际展区里不断交流和碰撞,为参展企业和观众带来更加开阔的国际化视野。

一系列新时代内蒙古文化符号

文博会是内蒙古文化荟萃的盛会。许多民间传统工艺产品美不胜收,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色。

本届文博会推出“草原上的蒙古包”专题分享会,“内蒙古味道”美食市集,内蒙古书展等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和展品,精心设计特装了“弘扬蒙古马精神”主题馆、绣美内蒙古馆和书香文化精品馆等展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得以集中展现。系列同期活动的举办,更加有利于内蒙古以“文”化产业、以“文”化经济、以“文”化生活,让文化转变成新的动能,推动新的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

在“赋能文旅产业共筑亮丽北疆”文旅融合发展论坛上,文博会整合了内蒙古自治区文旅产业资源,集结了来自全国旅游产业链相关领域专家,以文化为内核,以资本为动能,以创意与科技为双翼,共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业态、新发展,共创文旅经济新高度;举办“草原上的蒙古包”主题论坛,亮出了草原上最鲜明的文化符号。

本届文博会首次邀请国家宝藏联合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敦煌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一批国内著名“博物馆主题”文创产品。着眼发现和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当代价值,使之成为基于中华传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助推器”。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活”在生活之中,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广泛参与,借助新颖的创意创新和技术应用,让文化更“青春”,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近年来,内蒙古各盟市和直属国有文化企业的文化产业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涌现出了一批新业态、新技术、新项目。把内蒙古元素融进文化产业,并运用到当代生活。文博会能够促进产业联动,众多企业通过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形成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同心圆”式的经济圈。内蒙古文博会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经过4年的培育和积累,内蒙古文博会已经逐步成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重要品牌,在引领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鼓励文化创新创造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博会为内蒙古文化企业对接国际化资源,促进内蒙古文化“走出去”。在内蒙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更多让人惊喜的文创硕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赵丹)

[责任编辑:张彬]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