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安盟新闻 > 正文

让农垦精神代代传承

——访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兴安农垦集团)原党委书记、局长陈殿武

“当年我们无怨无悔艰苦创业,努力建设祖国的边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永远把你珍藏……”

伴着悠扬的歌声,步入农垦变迁变化的历史,翻开农垦多姿多彩的画卷,走近农垦成功成才的群体,记者有幸采访到曾任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兴安农垦集团)党委书记、局长陈殿武,从他深情的讲述中,让人仿佛看到了万千平凡人建设农垦艰苦奋斗的身影,感受到了农垦人浓浓、醇醇、深深的家国情怀。

艰苦奋斗,让美好生活日新月异!

金秋九月,我们与陈殿武老人相约来到距离市区较近的兴安农垦公主陵牧场,一起来看看牧场的新变化,感受农垦的大变化。

干净整齐的院落、修剪精致的花墙、错落有致的花坛,带着露珠的格桑花尽情舒展窈窕的身姿,牧场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宁静祥和。成熟待收的庄稼随着秋风摇曳,摆动的苞米叶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几只鸟儿在牧场大院的柳树间“喳喳”嬉戏,宛如一首牧场晨曲,让我们感受到农垦职工如今的幸福生活,感受到老农垦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切。

“公主陵牧场和自治区同龄,索伦牧场和共和国同龄,70年来,兴安农垦始终跟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参加农垦建设,到今年整50年,对兴安农垦几十年间经历的酸甜苦辣深有体会,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兴安农垦的蒸蒸日上、快速发展耳闻目睹,我是农垦改革发展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浑厚的嗓音,铿锵的话语,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

1969年,21岁,风华正茂,通过招工,陈殿武来到兴安农垦呼和马场,当上了一名工人,从此,他便融入了农垦这支大军。

曾当过地方代课教员的陈殿武当时在呼和马场是大家眼中的文化人,老人回忆说:“那时候白天干活我跟师傅学,晚上开会他们听我讲课。我给他们讲的是当时的道理,他们给我讲的都是管用的真理。”

七十年代,马场打石头、修公路、挖水渠,建办公室、俱乐部都靠义务劳动解决。工人、干部一样干,只要场里的大喇叭一响,早晨三、四点钟摸黑到操场集合是家常便饭。有一次陈殿武下生产队,正赶上麦收打草大会战,他被安排跟马车拉草。被码成垛的草每堆儿都有百八十斤,还得一叉子就把这一堆儿全挑到车上去,随着草垛的增高,往上挑草也越来越吃力。每天要拉卸四车草,一天下来被汗水浸透的衣服都返着白碱,从最开始的吃不消到逐渐适应,车老板陈玉都对他刮目相看,由衷地说:“你这个戴眼镜的还行!”

那时,陈殿武和场部领导们的住房基本上都是干打垒或下井的地窨房,这样的房子前面没有房檐,后面房盖离地一尺多高,牛马一抬腿就可以上去。说到这儿,老人讲起发生在他家隔壁,时任马场党委常委、政治处主任王世元家的一件心酸事儿。有一天,王世元爱人正烧火做饭,突然房顶上掉下来一只牛腿,泥沙脏土漏了一饭锅。作为场领导的王世元什么也没说,找人将房盖修理修理继续住。

1971年,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场部领导主动带头示范,不占公家一分一厘、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全靠业余时间肩挑背扛,盖起了五户土坯房,告别了居住地窨房的历史。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马场职工群众也经历了土坯房、砖瓦房、小楼房的变迁。

改善了住房,自然说到了粮食。那时,马场经常是人缺口粮,马缺饲料。时任马场副场长的贾振海曾任志愿军工程兵连长,他说:“咱们不给国家交粮,还让上级调粮,可耻!”当时身患尿毒症的他已经吃不下干粮类的食物,就每天背着一个军用水壶,装着米汤和稀粥,天天下生产队,实地踏勘,打眼放炮,开发涝洼塘,渴了饿了就喝几口米粥。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在他的带领和众多干部职工的努力下,马场终于增加了3万亩旱涝保收的农田,结束了全场职工吃粮靠外调,花钱靠贷款的状况。

在兴安农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代代老农垦人为后人书写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改变农垦贫穷落后的生活面貌,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在农垦这片土地上收获丰硕的果实。

转变观念,让黑土地流金淌蜜!

“弯钩犁点葫芦,老牛破车疙瘩套。”这种广种薄收、耕在犁上、收在天上的粗放生产经营模式在兴安农垦所属的10个国营农牧场延续多年。那时,种地就是牛拉犁、马拉套,唯一的机械就是手扶拖拉机。

在五六十年代,纯朴的农垦人也曾尝试着种植水稻。那时忙活一年下来,钐刀打、筢子搂,冬天下雪了水稻还没收割完,亩产不足50公斤,收的稻子没有草多,真是让干的人泄劲,看的人泄气。那时,旱田改水田,水田改旱田,三起三落不知折腾了多少遍,大米饭仍离人们遥遥无期。

随着不断的摸索、学习,到了八九十年代,大米、白面已经自给自足,农垦职工的生活也越来越好。那时的农垦职工也开始认识到,要想让黑土地流金淌蜜,就得改变种植结构、就得靠科学种田、就得推广实用技术。

2003年,走上兴安农垦领导岗位的陈殿武上任伊始,就重点抓生产、抓经营。部分职工也开始尝试种植药材、油葵、粘玉米等经济效益高的作物,但都不成规模,产值也很低。

一次,陈殿武到基层连队入户走访,一位连队职工见到他就说:“陈局长,帮我卖卖绿豆呗?”“行啊,你有多少?”“我就两麻袋。”在场的人都笑了。

陈殿武认识到,要想农业发展,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农垦拥有100多万亩集中连片、无污染的耕地,其中四分之一能灌能排,80%可以机械作业,农垦系统在全盟的农村和农民中承担着示范、引导、带动作用。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兴安农垦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国家队、主力军,必须走在前面,走进前列!

他引导农垦职工从经营理念上转变态度,从生产方式上转变做法,从经营品种上转变方向,提出了“让好的多起来、多的好起来,让有数量的有质量、有质量的有数量。”

“我退休之前,兴安农垦的特色种植、养殖才有了雏形,经过近十年来农垦改革的不断深入,兴安农垦重点围绕产业规模化,实现经营集团化,推进产业绿色化,农场种植景区化,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2018年兴安农垦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59亿元,配套农机具3.4万台(套),人均收入达到25388元。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让‘兴安农垦’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打造兴安农牧业产业化基地,争做兴安天然大粮仓,兴安农垦当之无愧!”

陈殿武老人如数家珍的讲述,言语间流露出的是作为一名农垦建设者的骄傲与自豪,是一名老农垦人对兴安农垦这方土地深情的眷恋。

初心不忘,我永远是兴安农垦人!

如今的兴安农垦,家园美了,企业强了,职工富了!

如今的兴安农垦,稻浪花海,千里沃野,万亩良田!

采访中,陈殿武老人向记者讲述农垦的过去,说起农垦的现在,谈到农垦的未来,提及更多的是农垦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是农垦土地上生长出的精神之花,这种精神,鼓舞着无数的军转干部、支边青年扎根兴安农垦,献了青春献子孙!

呼和马场的蒙古族老职工塔木斯冷是一名仓库保管员,他的业余时间就是缝麻袋、筛土粮、修工具、堵鼠洞。当时做马场宣传报道员的陈殿武经常看到他在油灯下一根根整理口袋绳、一把把修理木锨,也曾反复问他:“你不累吗?这样也没比别人多挣啊。”塔木斯冷每次都淡淡地说:“国家给咱那么多,咱给国家做这点儿不算什么。”

作为一名宣传报道员,年轻的陈殿武有幸接触到农垦战线许多优秀的前辈,这些人身上展现出来的榜样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他,也成为他为兴安农垦奉献青春和力量的不竭动力。

伴随着农垦的成绩,他也有所成长。入了党、提了干,走上了领导岗位,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劳模,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使命担当,初心不忘。2007年,退休的陈殿武本应在家颐养天年,但他退休不退岗,自愿到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为青少年成长、教育领航引路;担任盟就业局就业创业指导班高级教师,讲授150多场次,为7000多人提供理想、信念、政策支持;担任盟扶贫办举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讲师,参与近60期的培训,近6000人次受益;今年,已经71岁的他又被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农牧工程学院聘为政治辅导员。在关心关爱下一代的道路上,他乐此不疲。他说:“是农垦培育了我,农垦成就了我,为农垦增光添彩我责无旁贷!”

陈殿武老人在《感谢农场 感恩农垦》一文中这样写道:如果有来生,如果还让我选择,我依然会无怨无悔地选择农场,选择农垦。选择她的土地,选择她的山河,选择她的父老,选择她的性格,选择她的幸福做我永远的欢乐!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