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海新闻 > 正文

红嘴鸥与“大漠湖城”生态之美

——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随着乌海地区大开发与建设的需要,1959年4月,桌子山矿区成为县级建制;9月,桌子山矿区党政机关由拉僧庙迁至海勃湾。同年11月,乌达镇成为县级建制。1961年7月9日,经国务院会议决定,设立海勃湾市、乌达市,均为县级市。自大开发以来,乌海地区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张,到1960年底,两大矿区人口由1957年的2934人增至125243人。仅桌子山矿区到1959年底,就调入干部440余人,职工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个县。这也充分说明了,乌海从一开始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移民融合发展起来的城市。

在桌子山矿区成为县级建制,筹建县级市,选址与搬迁的过程中,关于选址有三种不同意见。杨星灿老先生在《乌海地区第一个县级政权的诞生》一文中写道:“第三种意见认为,在海勃湾建市比较好,因为海勃湾紧靠包兰铁路,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地域辽阔。郝文广和孙凤林(时任桌子山矿区人民委员会副主任)带领两名工作人员,乘坐一辆吉普车,从拉僧庙出发,沿着黄河向北行驶,一直走到碱柜,经过反复比较分析几个预选‘市址’的利弊,最后由郝文广一锤定音,初步确定在海勃湾建市(他们选了一块白中夹红、较平整的大石头放在当时唯一的一条自然路中间,即现在的新华大街与人民路交叉处的中心,作为未来城市中心的选址标记)。后经桌子山矿区党委讨论,并征得当时伊克昭盟委同意,市址就这样定下来了,筹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而迁址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抢建120间平房。孙凤林告诉笔者:‘当时我感到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因为这里是一片茫茫沙海,砖无一块、瓦无一片、椽无一根,要建设这么多房子,谈何容易!’当时……‘晚上大伙儿睡在沙滩上,第二天早晨起来,满脸都是沙子。没有水洗脸,用干毛巾擦一擦就算洗脸了。大家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互相鼓励,干劲十足。’……仅仅几个月时间,120间平房就建了起来……”孙凤林在《回顾海勃湾早期的城市建设》一文中忆述道:“海勃湾这块土地上,……人烟罕见,……一场大风沙在一夜之间,就会使一个地方的地形地貌植被等发生变化,所以有人戏称海勃湾是‘海勃子沙湾’。那时,包兰铁路刚通车,经常被沙子埋了铁轨。……那时,没有站台,从火车上跳下去就是没脚踝的黄沙。……海勃湾市即将在这一片黄沙上建立。”这就是后来乌海市中心城区——海勃湾城区的开发建设历史——“一块石头定市址”“黄沙湾上建城郭”!

刘长斌(1962年12月—1967年10月任海勃湾市委副书记)在《回忆海勃湾建市前后的几个片断》一文中忆述道:“1961年建市后,城市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非常缓慢,多少年后高层(三、四层)建筑只有人委办公楼、矿务局红楼等屈指可数的几处。那时,所有的街道都是土路,一遇大风满街都是沙子。……记得当时人委楼前种了六棵杨树,因浇不上水全部都枯死了(用水得从老远的黄河拉),直到1963年打成第一孔机井,水的问题才初步得到了解决,道路两旁出现了沙枣树,这便是城市绿化的先行官了。”1964年,乌达地区培育起一片小树林,这成为乌海地区城区内最早的公共绿地。

乌海文化名人尹君在《太阳神闪耀的地方》一书中写道:“我初到海勃湾的1968年,满目所见,一片荒凉,风沙一起,昏天暗地。……风狂沙猛,多旱少雨,树木的生长极为困难。……我与沙枣树的情缘也正是起源于那个时期。那时,我在远离海勃湾城区50公里外的公乌素煤矿工作生活,……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矿上拉煤、拉货车。我每一次来市里办事,便都是坐拉煤车。除去经受那几十里‘搓板路’的颠簸、折腾外,最难熬的便是在路边等车返回矿里。……每一次来市里都是匆匆办完事,便急忙到路边等车,常常一等就是几个小时,为我挡风遮雨的便是一棵棵沙枣树。尤其是在烈日炎炎的酷夏,如果不是沙枣树为我遮阳,想想,上面烈日晒,脚下沙子烤,几个小时,一个血肉之躯是很难支撑住的。也许,从那时起,我对沙枣树便产生了一种很深的感情。”沙漠冬青的博客写了这样一段文字:现国家一级作家乔澍声1966年大学毕业后,在乌达矿区,他一住就是12年!……在那个用柳笆搭顶的房间里,一到刮风时,沙子就“刷刷”地下着!有时正吃饭呢,躲也躲不开,碗里、锅里全有了沙子;有时早上起来,屋里的土腥味呛得人喘不上气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常胜先生在《难忘初见乌海时》一文中写道:“1974年底,我作为援建公乌素二号井的首批炊管人员,在一个黄昏来到当时的海勃湾市。……老郭说:‘沙尘暴来了,快走!’难道刚才还不是沙尘暴?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几个人拥在一起,用大皮袄包住脑袋。车在土路上颠簸,一会儿将我们像皮球一样弹得老高;一会儿像木滚子一般来回摔打。疯狂的沙暴像海啸一样席卷了整个大地,仿佛要把整个卡车和我们一起掀翻。”杨星灿老先生在《早年记事(五)》一文中记载,那时火车站(位于铁路西面)有一条通往市区的沙石土路,两边没有房子,没有树木,全是被大风旋起的一道道沙梁。直到1968年,海勃湾城区才修建第一条水泥混凝土街道——新华大街,而到1978年长达10年的时间里,由于没有环卫机构,这条路一直常常处于被沙子覆盖、无专人清扫的状态。海勃湾三大怪“灰沙砖没有点心耐,打电话没有跑得快,水泥马路沙子盖”其一便由此而来。

据《乌海日报·晚报版》报道:“闫腾坤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的海勃湾城区依然是黄沙围城,现在市人民公园(1981年建园,前身是苗圃)和市二中的位置全部是大沙堆,自己居住的新华街先锋区平房,沙子堆起来有2米多高,没过了后窗户,刮风时飞沙走石,打得人脸生疼,有时,沙子能把屋门堵住。”

……

正是在如此恶劣的生态、生活环境与城市建设的起点上,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才建成了日后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沙漠绿洲、水上新城”……这不能不让人心生震撼、感慨万端!!!

为加快开发与建设,1975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乌达市与海勃湾市合并成立乌海市”。1976年1月10日,乌海市成立大会在市影剧院召开。这是乌海地区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与里程碑,这也是对乌海地区自1958年大开发建设以来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从荒漠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的充分肯定。乌海市名的来历还有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在酝酿成立乌海市时,由于多种原因最初确定的名字是海乌市。当建市报告呈送到国务院时,重病中的周总理了解到海勃湾与乌达都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工矿城市,便提议新建城市的名字叫乌海市,并说:“乌海、乌海,乌金之海嘛!”这是乌海历史的光荣,也是乌海历史的传奇。

成立乌海市时,原海勃湾与乌达两市人口合计已达191567人。乌海市的成立,为乌海地区今后的进一步大发展与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1976年适逢“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又迎来了改革开放。1988年,乌海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乌海进入了全面改革开放,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经济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责任编辑:邢俊清]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