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六步棋” 奏响乡村“小康曲”

 

盛夏的首府呼和浩特,满目葱茏,生机盎然。

走进首府农村大地,随处可见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他们肩负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使命,奋战在农村每一个角落。一场决战贫困、振兴农村经济的攻坚战正在首府农村大地如火如荼展开,演绎出一首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小康曲”。

玉泉区班定营村贫困户们领到“脱贫羊”。

2018年,呼和浩特市共减贫4611户、8986人,1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呼和浩特市剩余未脱贫贫困人口为260户、58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06%。

今年4月18日,清水河县公告退出自治区级贫困县序列,武川县也经自治区公示宣布正式退出国贫县。

赛罕区榆林镇后乃莫板村贫困村民搬进了新家。

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如此战果,得益于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首府始终围绕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等重点领域,下好脱贫攻坚“六步棋”,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QQ截图20190717081304

在清水河县白旗窑村葡萄种植基地,葡萄架上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十分诱人。

“基地在建设运行中重点雇用当地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雇用,稳定务工农户户均年实现增收1—2万元。”清水河县蒙瑞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说。

托县古城镇古城村奶牛托管产业项目。

白旗窑村葡萄种植基地只是呼和浩特市产业扶贫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大力培植发展食用菌、马铃薯、设施农业、小杂粮、紫花苜蓿、甜玉米、草产业、扶贫林果基地以及奶牛、肉羊、肉牛、肉驴、生猪养殖等特色种养殖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在项目选择上,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根据贫困户发展意愿,因村因户因人制订产业扶持方案,推广“菜单式”扶贫,做到“产业对人、人对产业”,“择优选优”从项目库中提取实施扶贫项目。合作模式上,鼓励扶持贫困户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兴办产、供、销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地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利益联结上,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订单种养、保底收购、共建基地、入企打工、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提升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产业链条上,通过参与产业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供应等领域,提升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长期受益。区域合作上,深化京蒙扶贫协作,签署了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和年度行动协议,有序推动京蒙协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小农户生产,多途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

武川县马铃薯试管育苗基地。

武川县10MW、清水河县5MW光伏扶贫项目正在申请国家补贴,最终实现武川县及清水河县建档立卡无劳动能力户或残疾人户共592户不低于3000元/户·年收入,持续获益20年的脱贫目标。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到9个旗县区提供科技服务。目前,在岗科技特派员516人,围绕旗县区重点产业如蔬菜、果树、食用菌以及牛羊养殖等开展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推动各地区产业发展。

 

QQ截图20190717081338

家住武川县哈乐镇义兴元村62岁的李德华因病致贫。通过健康扶贫以及公益岗位等帮扶措施,李德华于2018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正常脱贫。

村民在呼和浩特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的食用菌基地工作。

一直以来,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全面落实,为299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了基本医保;落实住院报销“两升两降”政策,实现了县域内贫困患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推动建立由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保障基金构成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五重”医疗保障机制。围绕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全面落实“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工作部署,通过逐户、逐人、逐病调查核准,全面摸清农村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实行分类救治,扎实推进“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针对大病患者,按照“四定两加强”的原则,2019年上半年共救治657人,救治率为100%;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保障基金的报销,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9.71%;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针对慢病患者,优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全面推行贫困慢病患者“送医配药”管理模式,有效减轻了贫困慢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建档立卡贫困慢性病应签约人数是29973人,已签约29409万人,签约率98.92%;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全面落实贫困重病患者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政策,截止到2019年5月底,贫困人口住院救治2006人,累计救治2193人次,医疗费总计1488.78万元,自付比例仅为11.3%,符合国家标准。

QQ截图20190717081411

目前,呼和浩特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段学生共计2236人,其中未脱贫62人,脱贫(享受政策)2174人;加强辍学学生动态管理,目前,尚有72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病、厌学或随父母务工等原因辍学,全市义务教育的辍学率为0.03%,远远低于国家要求标准。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普惠政策的同时,全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高中阶段教育国家助学金和自治区“两免”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等相关工作。同时,为保证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确保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就学、升学、资助、就业等方面得到最大保障。另外,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各学龄段学生,除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政府各项资助外,各旗县区还出台了针对本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进一步保障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从根本上杜绝因贫失学、辍学现象的发生。截至目前,已下达学生资助资金共计1.89亿元,惠及学生11.83万次。

QQ截图20190717081436

土左旗北什轴乡北什轴村的张三虎曾因心梗住院欠下外债而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让张三虎一家摆脱贫困,村里为张三虎和老伴儿找了两份工作,一个做护林员,一个做保洁员,两人每月共有了800元的工资收入,再加上慢性病补贴、粮食补贴、种地等收入,张三虎一家慢慢摆脱了贫困。

市扶贫办和内蒙古电视台农牧频道组织举办绿色农畜产品进社区活动。

为了让更多贫困人口通过就业脱离贫困,呼和浩特市大力开发公共服务性岗位,托底安排扶贫对象转移就业。根据大多贫困劳动力不愿背土离乡的实际情况,各旗县区大力开发保洁、护林、养路、安保等公共服务性岗位。强化就业服务,促进扶贫对象转移就业。结合“就业扶贫日”“春风行动”“送政策送岗位”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今年已累计组织举办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14场,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岗位信息,为贫困劳动力搭建求职就业平台。组织技能培训,提升扶贫对象转移就业能力。积极做好与北京门头沟区劳务协作对接,推动武川县脱贫工作。今年2月27日,市人社局联合北京市门头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武川县举办了以“搭建京蒙供需平台,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主题的京蒙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为城乡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和技能培训平台。

QQ截图20190717081537

如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未来,呼和浩特市还将持续推进清水河县百万亩林果基地、和林县30万亩经济林、武川县草本中药材和油用牡丹、土左旗经济林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果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实行生态果园及林下养殖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健全企业产业发展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提供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QQ截图20190717081609

为让丧失劳动能力的所有贫困人口得到有效保障,呼和浩特市制定出台了《对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救助兜底保障未覆盖“清零达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目前,全市未脱贫258户、584人已纳入农村低保198户、385人,今年累计发放资金36.02万元;纳入特困人员供养2户、2人,今年累计发放资金0.48万元;纳入临时救助64人,今年累计发放资金4.35万元。(呼和浩特日报首席记者 李海珍 记者 刘军 阿柔娜 通讯员 曹文娟 文/图)

[责任编辑:何娟]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