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从多方位多角度反对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和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渊源、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历史演变、主要观点、具体表现、实质危害与克服方法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对于如何克服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层面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从多方位、多角度全面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或许更有利于驳斥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坚持科学的历史观

在这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唯物论,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史学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我们还需进一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始文献,把握他们相关论述的本意,同时,也须切实与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能把唯物史观教条化。

坚持辩证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历史的认识也往往如此,他们片面、静止地看问题,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其一,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历史虚无主义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看问题,严重违背了历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正确认识历史,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将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不能顾此失彼。既要分别考察局部的性质、功能、作用和意义,又要把局部纳入整个历史过程中去进行综合考察,考察整体的特性、功能、作用和意义。

其二,以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而非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历史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产生、变化、运动和消亡的过程之中,同时历史诸因素彼此联系、互相制约,具体的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等,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那些具体的历史联系决定了它们的独特风貌。因此,要正确认识某一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以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而非以静止的观点进行分析,否则就容易把眼光局限在十分狭窄的范围内。比如,有人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时代不同,他们的观点在21世纪已经“过时”。殊不知,马克思主义是发展、开放的思想体系,不能因为时代与环境的不同,就盲目否定马克思主义。今天的中国正在崛起,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历史理论是阐释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最有力工具。

其三,坚持历史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历史认识与具体的语境密切相关,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一定的历史认识可能是真理,但一旦超越了一定的时空范围和具体的历史条件,置于不同的语境之中,则可能是谬误。历史虚无主义者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就违背了历史主义的原则。认识历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尊重与坚守“历史真实”底线

历史虚无主义者用精心挑选的资料碎片,篡改、伪造历史,以主观臆想和假设来认识和阐释历史,他们所犯的重大错误之一就是违背历史“真实”。

历史一般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人类经历过的客观过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客观历史;一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史料和历史观念、思想等,对客观历史的记述与阐释。对前者而言,不论是虚无主义还是什么主义,也不论什么主体,都是改变不了、歪曲不了的,因为前者已经固化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无法改变也无从改变。对后者而言,则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因为记述、研究的主体不同,依据的史料不同,历史观与历史思想不同,对客观历史的叙述、理解与解释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在历史的记录、叙述、理解、解释等各个层面,都有一个底线,那就是历史的“真实”。其中,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是主观成分最多的环节,它们可以突破证据的限制,也可以逸出真实之外,但不能不接受“真实”的约束。“真实”既规定了它们的底线,又限定了它们可以大体发挥的空间。

强化学者主体责任

历史学家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研究历史、编撰历史、普及历史的行为本身就是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

具体到抵制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一方面,要求历史学家或学者加强对中国近代历史、中共党史和中国历史上重大问题的研究,拿出有理、有据、有力的学术性成果,从学术学理上批驳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另一方面,在历史知识的社会普及层面,历史学家或学者应该主动参与历史知识社会化进程,引导社会用正确的历史观来认识历史,使大众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严重危害。

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借鉴和运用不同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手段,越来越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并加深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为我们深入认识历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跨学科研究的结晶,这在新中国“前十七年”史学“五朵金花”的绽放中表现尤为突出。目前,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式与方法,也为我们批驳和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和论据。

总之,从史观的科学性、思维的多元性、历史的真实性、主体的责任性,以及跨学科方法的运用等综合方面系统、整体推进,能更有效地批评、抵制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燕]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