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拉善新闻 > 正文

美术世界的活化石——曼德拉山岩画

在阿拉善众多岩画群中,年代跨度大,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内容最为丰富的,当属阿右旗的曼德拉山岩画。曼德拉山岩画堪称中国西北古代艺术画廊,被我国著名岩画学者盖山林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18平方公里分布着4234幅岩画

曼德拉山岩画群位于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境内,是中国乃至世界岩画的重大发现地,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1996年5月,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曼德拉系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早在新石器时代,曼德拉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蒙古、鲜卑、匈奴、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居住和游牧,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留下了这些珍贵的艺术品。目前,在曼德拉山周围1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现有4234幅岩画。2003年,阿右旗文物部门在该岩画群内进行岩画的逐一登记、编号,并建立了曼德拉山岩画的身份档案。

曼德拉山岩画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大部分岩画是运用凿刻和线刻相结合的技法刻制而成,其制作手法粗犷、自然、写实。画面内容涉及到狩猎、放牧、战斗、神佛、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男女交媾、文字、图腾崇拜等,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和自然环境风貌。

曼德拉山岩画的文化气场

1987年6至7月,自治区考古研究所盖山林教授应邀来此考察,确定曼德拉山岩画为重大发现。之后,一批国内外岩画专家慕名前来考察,意大利卡诺曼史前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岩画委员会第一届主席艾曼纽·阿纳蒂,非洲岩画委员会主席、考古专家大卫·库尔森,中国著名岩画专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画委员会执行委员陈兆复等都盛赞曼德拉山岩画。

一幅幅古朴、粗犷的岩画,以其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远古以来曼德拉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活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我们似乎可以把这些岩画称作是“文人墨客”留下的印迹。直到现在,岩画的艺术价值体现更是在不断地延伸。如果说,岩画是刻在石头上的“诗”,那么,它们将是“来自远古的对话”和“现代人的表白”。在台湾著名作家席慕蓉和我盟作家张继炼的笔下,为我们现代人用诗文演绎着曼德拉山岩画。本报记者 李亚男  实习生李巧玲

“我们群居终于有了信仰

却还想再说些什么

那些句子来自亘古

来自初心烙印的疼痛之处

是熔岩冷却之后犹存的

滚烫的记忆……

相对于宇宙星辰的遥远路途

你们此刻的到来并不算太迟

是的我们不过才是

刚刚离开在这向阳的坡顶上

刚刚写下了几首温暖的诗”

——席慕蓉《初心——再访曼德拉山的岩画群》

“曼德拉山瓦蓝,深邃历史天空,漂移古老现代,清晰神秘天书,阅读古老岩画,感受历史文化。

曼德拉山不高大,因为岩画而出名;曼德拉山不峻峭,因为文字而美丽;曼德拉山不壮观,因为历史而伟大。

遥远的曼德拉山,因为思念而亲近;枯燥的曼德拉山,因为阅读而宁静;清瘦的曼德拉山,因为文化而丰满;无水的曼德拉山,因为沉思而浓绿;单调的曼德拉山,因为符号而多彩;无韵的曼德拉山,因为传说而动听。”

 ——张继炼《曼德拉岩画》

[责任编辑:张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