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

早晨一定要吃“皇帝餐”才健康吗?

“皇帝餐”隐患重重

人经过一夜安静的睡眠,阳气入于阴,到了早晨起床,我们身体里的阳气才慢慢升起来,人处于半苏醒状态。这时候的阳气就像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它还不够强大,人体内只有一点点能量,人是不能用这点儿阳气去做大运动的,特别是中老年人。

在新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有的老人早晨出门扫雪心肌梗死急性发作导致猝死。原因就是早晨在气血还未运行起来的情况下去做运动,刚刚苏醒的身体里阳气也刚刚开始运转,还不足以护卫自身,推动气血的运行,再加上突然来到寒冷的环境中,身体毫无招架之力,在这种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就有可能发生猝死。

《黄帝内经》云:“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也可理解为,根据天“气”的变化时序,可对应人“气”的盛衰变化。所以,在阳气还未完全上升的早晨,气血还没有完全运转起来,这时来一顿丰盛的“皇帝餐”,不但要消耗大量的气血,同时会妨碍气血运转,自然是隐患重重。

刚刚苏醒的人,身体里的气血运行相对缓慢,五脏六腑的功能也处在逐渐苏醒、激活的过程中。这时,一顿丰盛的“皇帝餐”,对我们心脑血管的压力,对全身脏器的负担,对胃肠系统的冲击实在太大了。这么多的食物,需要把全身的气血调动过来消化吸收,这样一来,人的大脑能不缺血吗?人的心脏能不缺血吗?人身体该苏醒的地方,该工作的脏器哪里还有足够的气血用啊?气血去哪儿了?它们都去消化“皇帝餐”了。

我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起饮食的正确与否常常会决定我们一天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工作生活状态和效率等。一顿“皇帝餐”破坏了这么一个重要美好的时间,还让我们一天剩下的时间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身体也不能好好地进行新陈代谢。所以,这顿“皇帝餐”我们还是应该谨慎对待的。

吃得越多越难受

脾胃病患者在当今社会日益增多,他们要么腹胀、腹痛,要么反酸、打嗝,要么口苦、口臭,要么腹泻、便秘,更严重的甚至出现息肉、结石、肿瘤??

早餐吃太多后,很多人一天中脑袋昏昏沉沉,记忆力不好,肚子也发胀。这一切的不适,都是因为阳气被堵住了。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阳气是和自然界的日出日落一致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体的阳气也一点点升起;到了日上中天,人的阳气也最旺盛;傍晚太阳落下,人的阳气也随之慢慢减少。一顿太多、太好的早餐,会让人的气血受阻,使身体的阳气无法升起来,更无法和大自然的日出日落一同运行。

从生理学上讲,吃得过饱会使腹压升高,而使体内气机运行受到限制,加上吃进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以致胸腹压力迟迟得不到放松,如果是冠心病人,其血液循环会进一步受限。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反过来,血瘀的人气机也不畅,形成恶性循环。冠心病人气血机能本来就差,机体的阳气都是处在一个堵塞状态,势必会让冠心病发作。很多心脏病患者虽然在治疗,但病情还是加重,有的人会在早饭后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症状,问起他们的饮食情况,其中不少人都是由于吃得过多、过好,使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导致。

《黄帝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五谷、肉类、果类、蔬菜,这些食物可以调养身体,但不可过用,否则会损伤正气。

现代营养学权威—美国的坎贝尔教授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也反对吃高营养食物,他认为高营养的食物是所有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致病元凶。过多的高营养食物吃下去,不光得不到多少营养,还给身体埋下种种隐患。

早餐吃肉因人而异

网上有一个观点,认为早上很适合吃肉包子,因为它包含肉和碳水化合物,人体先消化碳水化合物再消化肉,肉包子全部被消化后刚好到了午餐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地抗饿。很多人觉得上午工作很辛苦,早餐更应该吃好点儿,最好来点肉食,因为肉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据一些生活在国外的朋友讲,外国人对于中国人早餐吃得很油腻也是感到疑惑的。其实早餐要不要吃肉,应该因人而异。

肉是很难消化的东西,它不像粮食能直接变成单糖,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肉类在体内消化吸收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有的要经过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被消化吸收利用。早晨人的阳气本来就不够,还处在少阳状态,我们消化肉类需要很多的阳气,吃肉耗费了体内的阳气不说,还因为难以消化从而容易残留毒素。轻则产生积食,重则会诱发脂肪肝、胆结石等多种疾病。

如果是体力劳动者或者运动员,那自然早餐可以吃些肉,因为他们气血旺盛,脾胃强壮,且日常消耗大,需要并且也能够消化肉食。

清粥馒头最健康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早餐呢?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清、净、平、和。

清晨是一个非常清净和谐、悠然自得的环境,我们吃的也应该是非常清净平和的食物。这种食物比较容易被“逐渐苏醒”的脾胃消化吸收,再加上细嚼慢咽,营养能够吸收得非常好。

稠稠的大米粥、香香的小米粥、软软的白面馒头,都是很好的早餐。可是很多人觉得吃这些清净平和的食物没滋味儿,因为他们的味觉被自己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给弄麻木了。同时丰盛的“皇帝餐”会破坏很多人的胃肠,让胃肠进入一个麻木的状态。这样的胃肠没有本能的知觉,没有饥饿的感觉,吃饭自然没有香甜的感觉了。很多人说:我当然吃饭香甜,我一吃肉就香,吃别的就不想吃。要我说这叫吃肉香,不叫吃饭香。这已经不再是正常状态了,“基本饮食”吃起来都没滋没味,只是对深加工、高刺激、放了很多作料的食物才能产生感觉,这是胃肠功能的扭曲,说明它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清淡的早餐是否就可以多吃呢?也应该有个度。中医一般不会将饮食分量精确到每餐多少克,按照我国古人的观点,吃七分饱比较合适。尤其现在人们从事体力活动较少,所以一般不能吃得太饱。吃太少会饿,工作的时候容易分散精力,但是吃太饱会使我们的大脑供血不足,容易犯困、心烦气躁、发脾气等,无法集中精力投入工作。

每个人都可以拿七分饱的标准去衡量一下自身状态。早餐只吃七分饱时,特别是中年以上人群,一上午的工作状态、情绪状态和处理问题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你的身体会告诉你最佳答案。

不偏不盛进五味

有人会提出疑问,早餐应该吃甜的好,还是吃咸的好?

其实无论甜咸,都应该以清淡为主。现代人们物质条件丰富,竞争激烈,人也容易产生虚火,选择清淡的饮食能对我们的身心平和起到作用,那些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与他们选择清淡饮食不无关系。

《黄帝内经》说:“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五味指的是饮食中的甘、苦、酸、辛、咸五种味道,一般用来泛指我们的饮食,它们是化生气血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活动的力量源泉。甘味及辛味与身体阳气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酸味、苦味及咸味与身体阴精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说,饮食五味与我们养生保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同时我们都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五味的偏盛偏衰同样也会对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则伤脾,苦多则伤肺,辛多则伤肝,咸多则伤心,甘多则伤肾。此五味克五脏五行,自然之理也。”五味与五脏五行的生克制化,是大自然的道理。能够正确进食五味,不偏不倚,才符合养生要求。

人的气血“以平为期”,所以选择的食物也应该趋于平和。我们的早餐可以有一点儿甜味儿,也可以有一点儿咸味儿,但都应该是淡淡的味道。如果人一大早就吃刺激性食物,等于将人体平和、协调的状态打破了,长此以往,人的身体就会受到影响。孙思邈说:“咸则伤筋,酸则伤骨。故每学淡食,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这里提醒爱吃酸菜咸菜的人,尤其在早晨,更宜慎用,以免损伤筋骨。故经常进清淡饮食最好,并在进食时要多加咀嚼,使大米营养易入胃肠消化吸收。如果早餐吃对了,一天都会受益匪浅。

(本文摘自《别把养生变“养病”》,作者:郭志红)

[责任编辑:丛龙慧]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