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周湘虎:“通天塔”下的筑梦人

1

摄影:王泗江

【人物小传】周湘虎,男,湖南湘潭人,1978年10月出生,2001年6月入伍,现任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在接近失明的情况下,他全程参与了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搭建起了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的通天塔,荣立一等功1次。2014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2016年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受到习近平主席亲切接见。

央视网消息(记者  郭城)2016年6月25日,中国文昌,一声点火天地惊。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完美首秀,文昌航天发射场惊艳亮世,中国航天在这座琼北古邑开启了新的“长征”。

望着巍峨的塔架,文昌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的眼里既模糊又清晰。模糊,是因为他的左眼没有任何光感,右眼裸视仅为0.04。清晰,是因为他见证了发射场从蓝图变成现实,从龙楼小镇走向世界。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习近平主席嘱托仍在耳畔。改革强军大潮正涌,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已待出征,周湘虎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望着托举“冰箭”的通天塔……

像钉子一样铆在工地

2007年8月,为推动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党中央高瞻远瞩,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型航天发射场。2009年9月14日,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开工建设。

“航天事业的需要,就是航天战士的选择。”周湘虎主动请缨,和战友转战海南,从陆地奔向海岛,成为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设首批创业者。

当时的场区,灌木荆棘遍布四周,蛇虫鼠蚁频繁出没。高温高湿高盐雾的恶劣环境更是令人难以忍受:每逢阴雨,地面返潮,衣服发霉,6平方米的板棚犹如蒸笼一般。一张桌子白天办公,晚上凉席一铺就当床。

创业之初的艰辛,没能阻止跋涉者的脚步。为尽快完成边界踏勘任务,周湘虎如同一只不知疲倦的拓荒牛,头戴草帽遮阳,手握柴刀开路,整日背着测量设备穿梭于灌木丛林,往返于沼泽水田。蚊虫蚂蟥叮咬,周湘虎满身起包,烈日晒得全身脱皮,长距离徒步实地勘测更让他脚上起满了泡。

2011年夏秋之交,发射场工程建设进入抢工期、保质量的攻坚决战阶段。150多个重大项目接连开工,作为技术最复杂、质量要求最高的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发射塔架建设,更是紧锣密鼓推进。身为现场管理代表,周湘虎像钉子一样铆在工地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9月初,导流槽进行混凝土浇筑,一次浇筑量高达3000多立方。由于浇筑不能停,周湘虎连续30多个小时待在施工现场。烈日炙烤,热浪袭人,钢筋表面温度超过60℃,汗水、蒸汽夹杂着水泥灰,辣得人眼睛直流泪。

“另一只眼睛献给它也无怨无悔”

工程进展顺利,不幸却悄然而至。由于长时间受强烈日光照射、电焊弧光刺激和过度劳累,本就高度近视的周湘虎,突然感觉头一阵剧痛、眼前发黑。当他扶住钢筋缓过劲来时,眼前一片模糊。到了夜里即便睁大眼睛,也只有极微弱的光感。

那一夜,周湘虎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敢关灯、不敢闭眼,害怕仅剩的一点光也消失了。“我真的看不见了吗?我的梦想还会实现吗?”周湘虎反复地问自己,不知还能不能回到发射场,还能不能看到大火箭腾飞,还能不能看着女儿慢慢长大……

天不绝人!经过北京医疗专家的全力救治,周湘虎的右眼保住了!

按照人们本能的判断,这个年轻人的航天梦将就此破灭——一个左眼完全失明、右眼戴上1200度眼镜视力仅0.25的人,无法看清图纸,甚至于连自己的生活都受影响。

周湘虎面临着一次人生选择:是接受组织和领导为自己安排的其他工作,还是就此休养。周湘虎向组织要求,重返施工一线。

经过短暂治疗恢复,周湘虎回到了发射场。面对眼前模糊的塔架,他信念笃定:“选择了就要坚守,即使把另一只眼睛献给它,我也无怨无悔。”

“视力降了,标准决不能降”

刚回工地的那段日子,周湘虎所面对的比想象中难得多。当时,眼睛又红又肿,就连吃饭时被热气一熏,泪水都止不住往下流。阳光照、海风吹,周湘虎的眼睛酸痛难忍。“视力降了,标准决不能将。”周湘虎说。

1

摄影:王泗江

密密麻麻的数据,一个都不能看错,这对正常人来说都很难做到,对周湘虎而言更是难上加难。为确保不出错,他就随身揣着放大镜,眼睛贴在图纸上一行一行读、一点一点记,看几分钟眼睛疼了,就闭上眼过一遍,记住了又接着往下看。

就这样,周湘虎把2个工位摞起来1米多高的图纸一张张刻进了脑子里。

2014年7月,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从发射场附近登陆,这对刚刚竣工的塔架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考。

台风前两小时,气象预警最大瞬间风力将达17级,超出塔架的抗风上限。虽已进行了加固,但周湘虎还是放心不下,执意要爬上去看一看。

同事见状,一把拽住他:“你不要命了!风这么大,雨这么急,眼睛又不好,有个闪失怎么办?”

这个时候,周湘虎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塔架安危重于生命!上!必须要上!”他带着施工单位的同志冒着台风随时到来的危险,紧紧把着扶手,一处一处检查关键部位,一个一个确认重要设备。两个塔架,1100多级台阶,每爬一步,危险就近一分,每攀一级,担心就少一份。

周湘虎刚回宿舍,台风来了。那一夜,他的心像窗外的椰子树一样摇摆忐忑,倍受煎熬。天微亮,周湘虎冒雨带着大家冲向塔架,重新逐层查看。当确定主体安然无恙时,他一直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

“愧对家人,却无憾发射场”

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国家工程,在周湘虎眼里,这里就是他的“家”。

为了这个“家”,周湘虎倾注了满腔的情。情感天平的“失衡”,甚至让父母、妻子和女儿有些嫉妒。

父亲患尿毒症多年,直至2015年年初离世,周湘虎都没能抽出时间照顾;母亲的坐骨神经痛时常发作,他只能在电话里叮嘱安慰;与妻子结婚13个年,至今两地分居,聚少离多……

2011年周湘虎手术后回家休养,那段时间是他陪女儿最长的日子。“回家那几天刚好是我生日,吃蛋糕时,我让她和我一起吹蜡烛。女儿却说,‘爸爸怕黑,我不吹’,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眼泪顺着我的手臂往下流。”

如今,女儿上初中了,父女俩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1年。“第一次见她是刚出生,第二次见面时她已经会说话走路了,再后来她已经上了幼儿园……”每每想到这些,周湘虎心中都会隐隐作痛。

1

摄影:王泗江

周湘虎心中也有团圆梦,但一想到自己监造的发射塔将把祖国的大火箭、载人空间站送入太空,探索月球也将以这里为母港,中国航天将从这里开启向更远深空进发的征程时,他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

周湘虎愧对家人,却无憾发射场、无憾航天梦。胸前熠熠生辉的“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奖章、一等功奖章,是对他自强不息精神的褒奖。

相比这些,更令他引以为豪的是亲手检测钢筋1.5万多吨、型钢1.1万多吨、混凝土9万多立方米、钢柱焊缝9000多米,无一纰漏;参与探索创新12种新型施工技术和工艺,多项成果在发射场建设中得到运用;2个发射工位被评为全军质量安全检查优秀项目……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遥望塔架,周湘虎信心满满:“这就是我的长征路!哪怕万一双目失明,也要继续前进!”(张文军、李张伟对本文做有贡献)

周湘虎向网友问好:只要我们立足岗位,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就能实现心中的梦想!(央视网记者 郭城/摄)

周湘虎在接受专访时,向广大央视网网友们表示问好,并亲笔写下他的心里话。摄影:郭城

[责任编辑:贾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