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特派员下了乡 种植户心不慌

深秋时节,呼市的天气已经冷了不少,而与室外寒冷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宝璐温室大棚里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李宝璐是赛罕区巴彦镇太平庄村的一位设施蔬菜种植户,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整理西红柿大棚的棚膜。

别看平时不爱说话,可是聊起自己种的蔬菜,李宝璐是滔滔不绝。“西红柿的通风很重要,通风不好,西红柿缺乏二氧化碳,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李宝璐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边告诉记者,这是他前不久在赛罕区组织的“西红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

李宝璐种植设施蔬菜已经有4年时间了,现在他拥有两个西红柿大棚和1个黄瓜大棚,按照去年的产量和价格估算,今年他的西红柿和黄瓜总产量预计能够达到30000斤——50000斤,越冬蔬菜销售到明年6月份,纯利润就能够达到70000元——80000元。

与现在的一派红火相比,刚起步时的李宝璐有点儿“惨”。4年前,22岁的李宝璐毅然决定要从事设施蔬菜种植。当年,虽有满腔热情,但他对种植技术几乎是一无所知,由于不了解西红柿的生长规律,在施肥、种植密度、打偏枝等问题上犯过很多错误。“之前在种植西红柿时,虽然也有意控制种植密度,但相比科学密度来说还是太大。密度太大导致单果轻、通风不好、蔬菜易得病、长势也受影响,销量自然就难以保证。”说起当初初入行时的窘迫,李宝璐坦言是“带了不懂科技的害。”

“仅今年10月一个月,赛罕区就举办了三次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高灵旺副教授和包头农科院的尚春明专家分别作了设施蔬菜绿色防控及西红柿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培训讲座,我可是获益匪浅啊!”能够形成今天的规模,李宝璐直言,除了自身不断摸索之外,还离不开赛罕区举办的设施蔬菜科技推广培训班。“区里150多名科技特派员和科技示范户参加了培训,大家在一起没少交流心得。”李宝璐说自己就是培训班的受益者。

据了解,近年来,赛罕区区委、区政府依托城郊型农业特点,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在稳定生产面积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了杂粮、花卉、果蔬等特色产业。同时,还经常为种养殖户们举办各种种养殖技术科技培训班,通过科技惠农,帮助农民致富增收。

如今,赛罕区已形成了农户、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户、农业相关单位互助模式,而这也使得像李宝璐一样通过种植设施蔬菜致富的农户正变得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张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