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和浩特新闻 > 正文

呼和浩特因店得名的公义店街 你知道吗?

历史悠久的归化城里,有着大量的商铺和店面,这些商铺因买卖的大小和名气,在老百姓口中有着自己的口碑。甚至有些出名的商铺因为知名度太高,而让商铺所在的街巷也有了同样的名字。比如公义店街,就是因为这条街道上有一处叫“公义店”的店铺而得名。那么,公义店到底有多出名呢?

5181439884709

1

在旧城的西南角,有一条不是很规则的街道,因为靠近城外,街道并不十分热闹。据《呼和浩特市地名志》记载:“公义店街,东起通顺南街,西南至石羊桥西路,北至通顺街西口,长约618米,宽约10米。”若是更加直观一些,这条街道大概是如“>”一样,当然现实当中的街道自然是有些弧度的。

当时的石羊桥西路已经是归化城的最南边了,而通顺街则是归化城的最西边,再往西就是扎达盖河,过了河也就是西茶坊和西口子附近了。所以公义店街算是归化城最靠近西南角的一条街道。据附近老人张全介绍:公义店街的西北角紧挨着西菜园的韭菜地。西菜园是当时旧城周边四大乡之一,被称之为西菜园乡,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存在,后来还成立了人民公社,主要供给蔬菜,又位于旧城以西,所以被叫作西菜园。西菜园里种着各种蔬菜,挨着公义店街的就是韭菜地,韭菜往往是常割常长,无论什么时候去看,这片地里总是绿油油的一片。就在韭菜地靠南一点,还有一个西菜园的供销社。供销社里出售的东西还比较齐全,尤其是村民们常来这里购买种子、农药、肥料之类的东西。而旧城的人们想买新鲜蔬菜,也都来这里购买。不过那个年代还是计划经济,都是拿着菜票来买菜。过了西菜园再往西就是人们常说的西口子了。公义店街比较靠近城边,建筑物并不是很多,街道的东面也就是观音庙和孤魂滩一带。现在看似公义店街和观音庙很近,但在过去,已经算比较远的距离了。

2

那么,这条街上最出名的公义店又是什么店铺呢?据载:清朝末年,这条街上有一个煤炭商号叫“公义店”,于是人们以店名取街名,给这条街起名为公义店街。

凡是做煤炭生意的都是大买卖,清朝时候能够有实力开矿采煤的商户一定很有实力,他们在附近开窑取炭,再把煤炭运送至归化城中出售。到了冬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煤炭,开设煤炭店的一定很有实力。而公义店则是当时归化城四大煤炭店之一,也是四大煤炭店当中最早成立的。

据呼和浩特市文史馆馆长李鲁一介绍:在清朝以前,生活在归化地区的北方各民族不是用煤炭来熟食取暖,而是以林材、草木和风干后的牛羊马粪为燃料,这种以天然燃料取暖御寒煮饭烧茶的时代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乾隆年间,随着大青山里采煤者逐渐增多,附近的薪柴又被采烧殆尽,归化才进入以煤为薪的时代。乾隆五年(1740),朝廷准予开矿采煤,土默川很多人便向官府交纳税银,领取“牙贴”进山开设窑厂,许多居于大青山下的农民也以此为副业。最初,归绥两城还没有出现以买卖煤炭为业的专门商人,山中开窑者直接把煤运进城售卖,但随着土默川汉人日增,人口剧增和商贾云集,使归绥两城出现了百业俱兴的空前繁荣,煤炭产业应运而生,几经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在归绥铁路通车以前,归化城中的四大煤炭店分别是:公义、元盛、元泰、万义四大店,其中公义店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开业的,之后依次为元盛、元泰、万义三店。但是,在京绥铁路通车之前,归绥两城的煤炭大多来自察素齐、毕克齐和萨拉齐,这些地方的煤炭必须经过西大路,从西口子进城,所以四大店都集中开在旧城的西口子附近。公义店街就在西口子东侧,公义店自然在此,剩下的元盛店和元泰店则开在通顺西街,万义店在通顺北街,全部都在城西。清末到民国年间,公义店的财东是萨拉齐黑麻板的张家,张家在清代和民国初年经营煤炭的势力非常大,时人谓之:绥西的“煤炭大王”。不仅在大青山折回沟开有煤矿,在归化城开有公义店,还在黑麻板开有泰来炭局。张家所开设的煤炭店里除运输雇佣车脚外,从开采到销售完全由自己的字号经营。

从这些介绍来看,公义店可以算是煤炭行业的龙头老大,而家家户户更是离不开煤炭,自然人人知道公义店,用公义店来命名街道也是情理之中。

3

这样大的街道上,除了煤炭店外,还有其他店铺,其中一家就叫做“义盛昌”,主要以出售各色布料为主。过去人们的服装大部分都是自己加工或找人代加工,所以出售布料的店铺就相当于现在的时装店,经常会有姑娘们来花布店里逛逛,看看有哪些好看的布料出售。

张全老人说:“布店里面什么布料都有,有粗布、土布、花布、斜纹布、洋布等等。店铺里有一个拦柜,柜子上面横排摆着一卷卷布料,靠墙的一面也有壁柜,壁柜一格一格分割开,可以区分布料,一卷一卷的布料被竖着放置,顾客进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每种布料的花色。一般的花布店里,都会有一位裁缝,就像药铺里总有一位坐堂的医生一样。如果顾客看对了什么布料想做什么衣服,裁缝就会立马丈量尺寸,裁剪合适的布料。如果这位裁缝手艺高超,那么无论布料的花色是否多少与否,顾客也一定不会少。哪怕店铺根据顾客的需求临时进货都是可以的,但是好裁缝却是很难得,一般花布店里都会花重金留下裁缝。我记得花布店里的裁缝都有两把尺子,一把是木尺,很大也很长,经常放在柜台上面,用来丈量布料。而另一把是软尺,就在裁缝的脖子上挂着,随时随地给顾客量体裁衣。但我很少去逛花布店,所以对它的印象也不是特别深。”

4

除了街道上的店铺外,在街道的东南一侧,还有一处西医诊所和磨坊。说到这两处地方,张全老人也是有印象的。

“诊所不大,用的是玻璃门窗,门窗上贴着诊所的红字,里面有一个大夫和一个护士,都穿着白大褂。周围的居民只要是发烧感冒之类的病症,就会去这家诊所打针。那时候好像很少输液,大部分都是打针。一进诊所就能闻到浓浓的酒精味,让人觉得害怕。有些小孩子一看见那身白色的衣服就会哭闹不停。人们普遍认为西医治疗感冒发烧比中医快很多。所以这家诊所的生意还不错,唯一让医生苦恼的就是许多病人来了,明明拿些西药吃几天就会好,却偏偏要求打针,甚至有些患者无论医生怎么劝都不听,就在大街上吵起来了。”张全说:“大部分的西医诊所都差不多,这里也不例外,倒是那家磨坊还比较大。主要负责附近乡镇上的村民磨油磨面用。以前的磨坊都是石磨,用毛驴拉着磨东西。这家磨坊却是机械磨坊,虽然这些机器的很多零件都是木头做的,但一点也不影响使用。还没到店里就能听到吱吱呀呀的机器声,这样一来效率也就提高了,周围也有不少人来磨坊磨东西。磨坊自己也会出售自磨的胡麻油、芝麻油。附近居民也都常常去买。”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原来的菜园子也变成了小楼房,韭菜地也变成了柏油路,煤炭店、花布店也都不复存在了。这些老旧的店铺消失了,人们的生活却越来越好了,生火做饭也不再需要生炉子那么费事,穿衣打扮也不需要等待裁剪制作。虽然街道里的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但街道的名字却依然没有改变,那就是公义店街,一条因店铺名而得名的街道。

[责任编辑:张雨婷]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