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方时评 > 正文

不能让古长城随“风”坍塌

坍塌后的月亮门

月亮门原貌

被称为山西广武明长城最美标志性建筑的“月亮门”突然坍塌,引发了热议。同时,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倒塌的遗址表达思念之情,目前,已经变成废墟的“月亮门”附近已经拉起了保护绳。(10月7日央广网)

据悉,所谓的“月亮门”其实是一座长城敌楼的残部,由于风霜雨雪的侵蚀,只剩下一个拱形的形体,因此被当地人和旅行爱好者形象地称为“月亮门”。被一阵大风吹塌后,各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来到倒塌的遗址表达思念之情。而当地相关部门,在已经变成废墟的“月亮门”附近已经拉起了保护绳。显然,对“月亮门”的保护相当晚了。

这座被称为广武长城最美景观的“月亮门”,原本是一座敌楼,在历经5百多年风霜雨雪的侵蚀后,最终被一阵“大风”吹塌,这是历史的悲哀。而这样的悲剧或许不会终结,维保措施的不科学、管护的不到位、游人的不爱惜等等,地震、雷电、暴雨、植物、风沙等自然侵蚀,让“长城处在比较危急的病态状况中”。

“月亮门”坍塌,让古老的美毁于一旦,显然我们也成了历史的罪人。如若早一些加强防护,如若不只是向“钱看”,如若附近居民懂得珍惜不去挖砖破坏,或许悲剧就可以避免。据悉,当地政府曾以此为基础投入巨资建设广武风景名胜区,但和当地政府在该段长城脚下投入巨资建设仿古建筑景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月亮门”并未得到加固。

实际上,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长城保护条例》,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长城整体保护工作,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但事实上,一些地方政府却片面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而疏于对古建筑古长城的维护。

不能让“古长城”弱不禁风、自由消亡,不仅要知道,关键是要“做到”。而时下,保护长城工作虽然喊了很多年、搞了很多年,但依然任重道远。长城分布在全国15个省,404个县,这其中一半以上属于“老少边穷”贫困县,也就是存在“体量大、维保难、缺资金、缺人手”等诸多问题,但这些不能成为任由长城“自生自灭”的借口。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着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让其以最好的原貌传承下去,留给我们的子孙后辈,不能仅寄希望于老天爷发慈悲,重要的还是需要人的行动,从机制、人员、财力等方面做好保障,才是治本之策。毕竟,古长城随“风”坍塌也是“人”之祸。总之,这样的事件,不能再发生了。

[责任编辑:贾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