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鄂尔多斯新闻 > 正文

准格尔旗巴润哈岱村:种植黄芪促增收

“一业兴百业”,短短三年时间,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的黄芪种植就成了当地的重要产业。

走进大片的黄芪地,正好碰上贾金泉和10几个工人在地里干活。起初,贾金泉并没有种植黄芪的打算,但看到黄芪种植带头人马掌胜因种黄芪发家致富后,他也开始慢慢地尝试,今年贾金泉兄弟俩都种植了黄芪,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亩增加到120亩。“以前因为经验缺少、技术单薄,在选秧上怕死苗就没敢种,现在黄芪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我和兄弟两人便从社员手中承包了120亩地,规模化种植黄芪。”贾金泉说。

巴润哈岱村的黄芪产业发展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还解决了村里人的就业难题,在贾金泉兄弟俩的百亩黄芪地里打工的郭俊仙便是其中的受益人之一。“我们抽出点时间就能到这里打零工,1天能挣100块钱,这个产业发展前途大,我们跟着干也有信心。”郭俊仙说。

“现在村里人尝到了种黄芪的甜头,每天想的是黄芪,村头巷尾议论的是黄芪,我们致富靠的也是黄芪。今年天年好,大家伙都盼着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来年能带动更多社员种植黄芪。”贾金泉说。提到销路,贾金泉笑着说:“销路不成问题,春种时,马掌胜的合作社就已经公布了收购价格。秋天我们收割后,可以直接把裸苗卖给马掌胜的合作社。另外,周边上门订购的客户也不少,有的农户为了卖个好价钱,也会选择与东北选苗基地的供货商对接。”

在巴润哈岱村,说到黄芪种植,不得不提黄芪种植带头人马掌胜。2014年马掌胜在巴润哈岱村引种黄芪,试种成功后,一直坚持探索黄芪种植技术,并带动周边村社农民一起种植。2015年马掌胜组建了源圆农业合作社,并经常往返于北京、赤峰、呼市等地,学习种植技术,了解市场行情,为社员提供种苗、农资、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同时开展市场价格营销信息、代购代销等业务。

今年合作社里的黄芪种植户大部分正赶上黄芪倒茬,大伙儿又都想种庄稼却没地可种。为了不让种植户们的庄稼减产,马掌胜打算利用倒茬时节做一个试验,进行多元化培育,差异化经营。今年,马掌胜种了20多亩黄芪,此外还在倒茬的黄芪地里试种糜子、玉米、葵花等其他农作物,希望通过多形式的种植方式,进行农作物轮作,增加种植产量和效益。马掌胜还计划以黄芪种植为主,打造黄芪产业园地,通过网络把投资商引进来,将黄芪推广出去。

采访中,马掌胜信心满满地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希望早日把黄芪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并逐步扩大,力求真正达到大型产业标准,早日让巴润哈岱村的黄芪上市。”

告别马掌胜,我们来到黄芪合作社老种植户张培良的家中。“今年,合作社把黄芪裸苗收购价由2.5元/斤提高到3元/斤,为了提高社员的积极性,马掌胜设立了奖励机制,每户亩产量达到1000斤以上,可以以3.1元/斤的价格收购。”站在自家的黄芪地里,张培良喜不胜收。

“我们村从2012年开始种植黄芪,通过土地整合、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引导村民发展黄芪种植,现在,黄芪基地已从最初的70亩增加到800亩,预计明年可达到3000亩。”巴润哈岱村党支部书记田勋世说。下一步,巴润哈岱村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早日实现黄芪在当地的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让更多的乡亲们通过种植黄芪来致富。

[责任编辑:贾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