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方时评 > 正文

母婴室也是检验社会文明的维度

每年8月第一周是“世界母乳喂养周”。6日上午10点,20名年轻妈妈带着自己的宝贝,和数十名志愿者相约来到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黄泥塝站。上午10点30分,20位妈妈带着宝宝走进地铁车厢,开展“集体哺乳快闪”活动,在车厢内集体哺乳。据了解,这是重庆首次在轨道交通上开展这样的活动。不少乘客虽然表示理解,但还是显得有些尴尬。(8月7日《重庆晨报》)

每年到了“世界母乳喂养周”这个节点,以“集体哺乳快闪”活动的方式来表达集体诉求,几乎已成为一种标配。不过活动年年举办,问题依旧未能解决,“快闪”的方式已让人具有了审美疲劳,也没有像初期那样引发更多关注。相反,一些人并非关注活动本身要表达的东西,而是毫无意义的花边,甚至还出现了“伪文明正义姿态”的案例——2015年11月在北京地铁上,一名妈妈在哺乳时被拍下,有人发微博称,“公共场所注意举止……你在地铁上这个样子真的好吗?这里是北京的地铁之上,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你这么做真的好吗?”随后,这条微博引发网友们极大的批评与质疑。

质疑别人在“公共场合哺乳不文明”,却又以不文明的方向将其公布在网上,这便是“快闪”式活动所遭遇的尴尬,也是增设母婴室迟迟未能取得进展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传统习惯思维的延续,使得无论是哺乳者本人,还是社会公众,对于增设母婴室都缺乏足够的认识。既然大多数人认为公共场合哺乳属于一种人性的自然,以及传统的延续,那么,就会对增设母婴室缺乏行为动力。另一方面,以“不文明”名义去指责“公共场哺乳”的行为,表面上是文明层次的一种进步,实质是缺乏客观判断和主断臆断的“非文明”。既不尊重所谓的传统,又人为忽略了客观因素,这种指责就具有哗众取宠的意味。

检验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很多领域和很多载体,不过,有无“母婴室”同样是一个重要标准。私人领域,无论多开放都是个人的权利,然而公共场所却有其基本的规范,恪守最底线的原则。比如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插队,此举既关乎对别人权利的尊重,也包括对社会公平的维护。自然,一个社会要不断取得文明进步,就必然要把文明的细节,融入到个人的血液之中,并成为一种社会的基因。

在国外一些国家,母婴室的修建和完善,以文明的名义而用法规的手段得到了保障。比如在美国,有法规就专门规定,除非雇员少于50名,否则雇主应为哺乳女雇员提供专门的场所;在日本,公共场所的母婴室出现的频率几乎和洗手间相同;澳大利亚从2006年开始,规定所有新建或修订用途建筑物,必须提供育婴设备。在我们国家,对于婴室的修建和完善,既需要达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又需要通过更为刚性的法律,使之得到充分的保障。

必须意识到,在公众场合哺乳,不仅是私权,更是一种公共福祉,因而私权同样关乎于公利。只有我们绝对重视并保护私权,那么,公共福祉才会得到提升,公共利益也才会获得保障。能够认识到“公众场合哺乳”不再天经地义,而需要获得隐私的保护,这本身是一种文明的觉醒,不过基于解决问题的立场出发,以此凝聚成“必须改变”的共识,并由此推动公共福祉的落实,才是体现文明和实现文明的公众素养和社会境界。

[责任编辑:贾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