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方时评 > 正文

治孩子的“城市病” 良方在家长

扫羊圈、做内务、蒸花卷……这些接地气的农活,能够治好孩子们娇生惯养、不懂分享、不会劳动、冷漠等“城市病”吗?北京市教委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农”活动。据说,效果不错,很多参加的孩子都学会了做家务、与身边人分享。

不过,恐怕最乐观的家长,也不敢相信一周的艰辛就能让孩子彻底改变。湖南卫视有一档著名的真人秀《变形记》,让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交换身份生活。根据一些后续的报道,交换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很持久,而是在后来的生活中慢慢消退。人是有惯性的,短期的改变敌不过漫长的日常生活的浸染。

“学农”与其说是“治疗”城市病的良药,不如看成是一个契机。在一周的改变后,孩子和家长一样,看到了自己身上无限的可能。娇弱的孩子也可以坚强,自私可以学会分享,懒散能够通过劳动改变。变化的关键,不在于孩子,而是在家长。教育界有句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差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这里,可以换一个说法:没有治不好的城市病,只有不会配合“治疗”的家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家庭是最大最重要的学校。这本应是常识。然而,不少父母却忘记了。原因可能各家不同,但是,工作忙碌也好,压力大也罢,都不是推脱父母教养孩子的责任的理由。可偏偏有些家长,觉得把孩子丢给学校,自己就没有这份负担了。于是,孩子出了问题,就全都是学校的责任。其实,很多孩子的心理、性格问题,家庭环境影响是最大的。想要矫正,也主要靠父母发力。

父母自然是爱孩子的。只是,爱也要讲方式、方法、成效。为人父母不难,要做好父母却很不容易。我国传统教育观念里极端重视家庭因素。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故事无不告诉我们:培养孩子,要注重精神道德教育。可总有些父母,觉得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尽到了责任,不会去理解孩子,不懂孩子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心理生理变化、感情需求,甚至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媒体曾报道有个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家长就冲进学校暴打老师。结果,孩子因为怕被同学笑话,不敢上学。有这样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怎么可能健康得起来?

很多地方都有“家长学校”,一些教育部门也努力尝试把家庭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中去,想要努力建构“社会-家庭”相辅相成的健全体系。可惜,在实践中,专家们也注意到,很多家长根本不把学校放在眼中,或轻慢对待,或干脆拒绝参与。如此家长,恐怕连孩子的“病”都看不到,又怎么期盼他们去帮助孩子改变呢?

“城市病”,并不仅仅是孩子的“病”,而是家庭的“病”。只有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才能够治好。

[责任编辑:贾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