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八方时评 > 正文

常回家看看 需要亲情互动

今年3月,即将40岁的杨青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张法院传票。她的亲生父亲杨正元将她、姐姐杨柳和妹妹杨兰告上法庭,诉请法院让三姐妹“常回家看看”。杨青承认,尽管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自己和姐姐杨柳已10年没回家看过父亲,也没打过一个电话。但她解释,并非自己不孝敬父亲,而是父亲重男轻女爱打人,自己“有家难回”。(7月21日《成都商报》)

本当血浓于水的父女亲情缘何形同陌路甚至陷入各执一词的法庭对峙?尽管这起“常回家看看”讼案终以双方协议调解和父亲维权成功作结,但由此引发的情与法博弈以及孝道争议,却值得人们关注与思考。

透过该案的始末缘由,人们不难窥测到两种不同“孝道观”的冲突。一是权威性孝道。即基于父母的长辈地位,子女应顺从他们的心意、维护他们的权威,无条件地尽孝道。该案中父亲杨正元的一番话,或可被视为这种孝道观的典型表现:“我是父亲,难道让我向她们低头?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除非她们主动来道歉。”平心而论,尽管这些言论契合父母恩重如山、子女理当表达的孝义伦理,但却难掩其过分强调遵循父辈意愿而漠视子女情感的强制之嫌。而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持有类似“权威性”思维的行为也不乏其例,比如公交车上老年人逼迫年轻人让座等。

二是平等性孝道。即父母和子女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在长期的生活中互相照顾、彼此互助。与父母拥有绝对权威的思维偏执相比,基于平等考量的孝道理念,强调了亲情与互动,不仅顺应了对为人子女者人格尊重与情感包容的法治精神,也契合了父慈子孝、父子情深的亲情伦理,更易被子女所接受。血缘可以造就亲情,但绝不会替代亲情。只有把两代人关系建立在相互依存、彼此沟通和包容互动的融洽基础之上,由此激发起的孝亲敬老才会真正有亲情、有温度,而且历久弥新。本案中杨家三姊妹或为此孝道的认同者,而杨父动辄打骂的家暴行为,显然悖逆了“平等性”原则,难免招致女儿们的反感与抵触。由此说来,践行孝道还需两代人的共同经营和相向而行。

必须明白,法律只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底线,它可以调节甚至强制人们的某些行为规范,但却永远不能代替道德的作用。过度依赖法律手段解决道德问题,只会让道德力量渐趋弱化。孝道当属道德范畴,取决于精神层面的孝心而非物质层面的孝行。有孝心才会有饱含亲情的孝行,由法律强制却无亲情孝意的“常回家看看”,不过是“例行公事”式走过场,只会给父母添堵。

尊老爱幼当为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过分强调一方都难免导致偏颇。“常回家看看”入法显然注重了对“权威性”孝道的诠释,这不只缘于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善意,更在于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弱势。但要达成有滋有味的“常回家看看”,还有赖于“平等性”孝道深入人心。正如家事法律专家王向贤所言:“每个公民都有被平等对待的权益,任何人不能侵犯他人,也不受他人侵犯。”

[责任编辑:贾贾]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