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乌海新闻 > 正文

乌海:文化兴城 引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发展

【文化兴城】

6 月14 日,海区凤凰岭办事处举办的“创文明城,争做文明市民”少儿书法比赛上,一名少儿正在认真写字。.jpg

6月14日,海区凤凰岭办事处举办的“创文明城,争做文明市民”少儿书法比赛上,一名少儿正在认真写字。

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不断健全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制定执行了一批规范性文件,为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现已印发执行的文件有《乌海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规划》《乌海市全面推进社区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用实施意见》等10多个规范性文件;经市政府2016年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即将下发执行的有《乌海市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乌海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乌海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

针对政府采购文化产品和服务,我市制定出台了《乌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乌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指导性目录》等相关文件,规范政府采购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项目,充分发挥“以奖代补”资金的作用。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各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基层文化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逐年增加财政投入。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了从花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发挥了财政资金杠杆作用;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服务,达到了最广的文化覆盖。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作为国内目前单体面积最大的书法艺术殿堂,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又极具现代气息,整体端庄典雅、气势恢宏。.

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作为国内目前单体面积最大的书法艺术殿堂,融合了中国传统美学,又极具现代气息,整体端庄典雅、气势恢宏。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步建立

我市文化场馆种类较齐全,覆盖较广泛,分布较均衡。全市现有市级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区级文化馆3个、图书馆3个、博物馆3个、纪念馆1个;镇(办)综合文化站20个(部分与邻近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共用);村(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室)110个;“小剧场小舞台”43个、文化广场149个。为了使各个场馆得到充分使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以海勃湾区为试点,进行社区与机关单位文化服务设施共建共用建设,共有11所场馆实现向社会错时开放。

此外,全市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面积达到38.1万平方米,比“十一五”增加了22.2万平方米。

6 月8 日,我市社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阅遇书吧正式启动。阅遇书吧为逐渐爱上阅读的乌海人又增添了一个有档次、有品位的读

6 月8 日,我市社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阅遇书吧正式启动。阅遇书吧为逐渐爱上阅读的乌海人又增添了一个有档次、有品位的读书好去处。

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大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建设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按照自治区文化厅、财政厅有关要求,我市2014年、2015年两年间共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下达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分别为248.8万元、148.8万元,其中中央级补助资金分别为208万元、128万元,自治区级补助资金分别为15.6万元、9.6万元,市本级补助资金分别为25.2万元、11.2万元。在各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群艺馆、文化馆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形式、延伸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工作,服务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为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化惠民

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热爱文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幸福感。.jpg

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为热爱文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尽情享受文化活动带来的幸福感。

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我市的群众文化活动一直十分活跃,民间文艺团体遍地开花。目前,全市常年活跃的文化团体共有261支,比“十一五”增加了4.5倍。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许多活动已形成了品牌。

我市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借鉴“书法五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经验,坚持“政府购买、群众参与、社会联动、文化惠民”原则,深入实施八项文化惠民工程,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新形式,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品牌创建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

推进“书法五进”成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乌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2015年,全市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军营等共开展各类书法展赛、培训等活动246次。其中,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举办全国、全区各类展览活动54次,参观人数达32.7万人次;免费为棚户区和采空区搬迁居民书写、赠送春联1.3万副,变“小众艺术”为“大众爱好”。政府采购引进高品质书画展览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夯实了“中国书法城”文化内涵,常态化的培训辅导、送春联活动更是为书法艺术的落地生根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推进“天一剧场”文化惠民大舞台成为广大市民周末休闲的固定场所。2015年,“天一剧场”全年免费演出46场,超过3万名市民享受到政府惠民的文化红利。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培养了市民固定的“收视”习惯,免费的演出、政府的购买提供了专业团体演出的平台和群众团体展示的舞台。去年以来,根据季节变化、市民需要,“天一剧场”开展了走进“社区、农区、军(警)营、养老院”等“零距离”送温暖的文化惠民演出,丰富了“天一剧场”演出形式。

推进广场文化艺术节成为市民消夏纳凉的文化大餐。我市广场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九届,每届艺术节平均历时半个月,每年近20个专场,累计参与群众超过300万人次。每届广场艺术节均以政府购买的方式支持各类专场演出,不仅有乌海当地的群众文化专场、企业专场、三区专场等各个领域、各具特色的演出,而且更有引进的、深受乌海群众喜爱的专业团体专场演出,包括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二人台剧团等著名艺术团体。

推进社区文化艺术节成为市民展示才艺的舞台。我市每年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镇(办)社区群众文艺活动近300场,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享受文化服务的愿望。演出节目以计划生育、森林防火、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题,内容浅显易懂、诙谐幽默,用群众语言演群众熟悉的事物,符合群众的胃口,深受群众的欢迎。

推进“群星艺术大赛”活动成为草根明星的摇篮。我市已连续举办四届群星艺术大赛,共有300余支群众艺术团体、8000多名群众演员参加比赛,评选出各类优胜团体和优秀作品400余个。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民间演出队的地位得到了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的热情被空前激发出来。

推进免费送文化活动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新途径。我市年均开展“百团千场”文化下乡130场次,开展各类培训、辅导126次;为基层图书点送书达29次,为基层社区(农区)和学校配备图书价值13万元。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分享到农区居民的做法,与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不谋而合,进一步丰富了“政府购买”的内涵,探索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新途径,不仅拉动了民间演艺团体的蓬勃发展,还实现了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由单方面向农村“送文化”向全方位在农村“种文化”的转变,激发了农村的文化活力。

推进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既有高雅的音乐会,也有民间艺术团的精彩演出,可谓“雅俗共赏”,在娱乐群众、丰富生活、充实自己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最大发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推进“大漠湖城书香飘”活动成为引导市民读书习惯养成的风向标。去年,我市开展名家讲坛、读书摄影展、自助购书、阅读进校园等系列活动10余次。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书香内蒙古·亮丽风景线”2015草原阅读季活动评选中,我市“‘大漠湖城书香飘’全民阅读系列活动”被评为自治区2015草原阅读季全民阅读“十件实事”,我市推荐的臧永江、杜广强家庭被评为“书香之家”,乔澍声被评为“十大藏书家”。“大漠湖城书香飘活动”丰富了全民阅读活动内容,创新了活动形式,逐步使追求优秀文化成为了人们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社会氛围,为引领全民阅读逐渐走向深入,打造书香乌海奠定了基础。(文/崔建敏 王晶晶 摄影/ 历增 丹妮 虎成)

 

[责任编辑:陈玲]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