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聚焦 > 正文

红色地名 红色传承

丰富文化遗产,鲜明文化内涵,厚重文化形态

红色地名 红色传承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近日,根据这一诗作,浙江嘉兴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办发掘了烟雨路这一红色地名,挖掘了其深厚的红色地名文化。

1964年4月5日,党的创始人之一、党的一大参与者董必武到嘉兴南湖视察。他登上纪念船,回忆起当年一大代表们在游船内秘密聚会,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挥笔题诗。

浙江嘉兴、江西于都河、甘肃会宁、陕西延安……一个个红色地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拨动着群众的心弦,唤醒着百姓的记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许多红色地名正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人去瞻仰,去沉思,去纪念。

然而,也有一些同样凝聚着红色足迹、红色故事的红色地名,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为人熟知,甚至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亟待我们抢救、挖掘、保护和弘扬。

镶嵌红色记忆,抢救刻不容缓

红色摇篮井冈山、中央苏区瑞金、长征转折点遵义、革命圣地延安、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创业典范红旗渠等一系列红色地名在中共党史上熠熠生辉。

“湘江战役,红三十四师在广西水车一带的山上,死守了四天五夜,用几乎全部牺牲的代价,成功掩护了中央红军渡江。身负重伤、腹破肠流的陈树湘师长最后被俘,但他拽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八路军研究会会长陈知建讲了这个感人至深的红色地名故事。他说,“我去阵地考察,在那个并不险要也并不著名的山上,至今埋藏着6000位红军将士的忠骨,至今传颂着一位团长带领六个战士跳下悬崖的故事,至今记载着唯一活下来的三位红军的名字……”

陈知建说,“像这样的红色地名、这样的红色故事,亟须相关部门保护起来、弘扬下去,让人们世代传颂。”

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说:“看《大江东去》电视片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叫小沙渡的地方。查阅资料后才知道,几十年前,小沙渡是个工业区,也是工人运动核心区,当时有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卅运动就是在这里发动的。我们党很多先辈如周恩来、邓颖超、杨开慧等都在这里工作过。像这样的地名,如果不看《大江东去》,连我这个老上海都不知道。”

李君如说,“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地名如果不及时抢救和保护,谈何弘扬?我们不仅要对已知的红色地名进行保护,还要深入研究我们党所缔造的所有红色地名。”

传承红色传统,延续红色文脉

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历经岁月的磨洗,红色地名默默记载着我党光荣历史,见证着我党从孕育到壮大的历史过程。她作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接点,是追忆先烈血脉的绳结,是探寻党史渊源的轻舟。

浙江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湖心岛烟雨楼下的堤岸旁,泊着一艘不同寻常的游船,人们称之为南湖红船。这艘船定格了95年前开天辟地大事件中的一幅历史画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的苍茫岁月。湖心岛、烟雨楼、红船,使人顿觉历史和现实交融在一起,红船和党史浑然一体。

江西于都县是中央红军长征主要集结地和出发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从于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沿途的长征源学校、长征路标识、长征大桥、长征公园、红军大道……处处散发着红色气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大家都为前辈们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深深感动着。一位年轻人感慨道,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需要新时代的长征精神,需要青年一代奋发有为。

湖北大冶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冶是鄂东南地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先辈彭德怀、徐向前、董必武、滕代远、何长工等,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这片土地是我党发展史的见证。

“红色地名文化,展现着爱国主义的博大精深,必将成为我国红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重温红色历程,传承革命精神,这便是红色地名灵魂之所在。”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李东朗教授说。

搭建资源平台,挖掘红色财富

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地名普查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挖掘红色地名的任务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组织启动《红色地名文化保护弘扬规划课题研究》。作为社会组织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近期召开了“红色地名文化保护弘扬研讨会”,就如何发扬革命传统,保护红色地名进行了深入研讨。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不久前召开的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视频会议上表示,地名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井冈山、西柏坡等地名记录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光辉历程。地名中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视。

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秘书长南燕介绍,从1921年建党算起,95年来,我们先后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红色版图上,留下了成千上万个红色地名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有鲜红的语词文化内涵,也有厚重的实体文化形态,共同构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亮丽的地名文化景观。

据统计,继全国4151个烈士纪念设施,35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个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后,红色地名成为又一个红色文化资源载体和红色故事传播平台。

[责任编辑:张燕]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