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民生 > 正文

3万养犬人办证仅6000 记者调查养犬现状

◆收容的流浪犬全媒体首席记者 时婷婷 实习生 王平摄影

日前,因被流浪狗所伤,包头市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刘显飞不幸身亡。之后,关于如何治理流浪犬、规范养犬行为,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但记者了解到,尽管《包头市养犬管理条例》早已出台,并对养犬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真正主动办理养犬证及按时年检的市民却少之又少。此外,除城乡接合部外,校园也成为流浪狗较为集中的区域。

学生用零用钱

“饲养”流浪狗

近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包头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走访中看到,那些或单独行动,或两三只结伴而行的流浪狗已成为校园的“常客”。有时,一些路过的学生还会给这些流浪狗送来面包、香肠等食物。

同学的“爱心”行为,却让学校保卫处的老师伤透了脑筋。“这些流浪狗有的是之前毕业的学生偷偷饲养后留在学校的,有的是从外面跑进来的。学生们喂的越多,吸引来的流浪狗就越多。有的同学甚至将零用钱省下喂养这些流浪狗。”内蒙古科技大学保安告诉记者。

看着校园里越来越多的流浪狗,也让不少学生感到恐慌。“流浪狗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隐患。之前,我也给这些流浪狗喂过吃的,现在不敢喂了。同学们有爱心是好事,但也不能爱心泛滥,给校园安全带来威胁。”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小刘说。

记者注意到,除校园外,市区的大小公园,以及城乡接合部也成为流浪狗的聚集地。

在5个重点区域

按实际情况治理

6月6日以来,包头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开展了流浪狗整治的专项活动。对于治理流浪狗,包头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政委贺欣介绍,在昆区、青山区、东河区、九原区沙河镇和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5个重点区域,按辖区实际情况进行治理,也都成立了专门的养犬管理队伍。同时,还将各自建立区一级的犬类留检分所,缓解市犬类留检所的犬只容量。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整治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在前期通过微博、微信进行网络动员,普及养狗知识,同时加大各种宣传力度,现已有一定效果。

“校园流浪狗聚集的现象确实比较严重,除公安机关的整治外,学校内部加强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贺欣说。

犬证办理不足三分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养犬重点管理区内每只犬第一年的管理服务费为800元,以后每年度年检为200元。对盲人养导盲犬和肢体重残人养扶助犬的,免收管理服务费。对鳏寡老人养犬的,减半收取管理服务费。但据统计,包头市有3万余人养犬,但历年来办理犬证的只有6000人左右,不足养犬人的三分之一,且每年为犬进行年检的也仅有900多人。

为何市民不愿办理犬证?有市民表示,一方面是因价格高,另一方面是并未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养犬人王女士说:“收取了管理服务费,就应为养犬人提供服务,比如在公园或公共区域设立专门的遛狗区域。但是,目前看来办理犬证和不办理犬证是一样的待遇。所以,办理过犬证后,我确实从未进行过年检。”

记者了解到,市民家中饲养的犬只,除购买外,收养也是主要来源之一。但在对近100名养犬市民的采访中,大部分市民表示,因价格高,所以从未想过要给狗办理犬证。

重点打击违规养犬人

据了解,除收容流浪狗外,从6月6日开始,公安机关还开始了依法打击违规养犬人行动。未经登记和年检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养犬,违者将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机关没收其犬,并对单位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贺欣表示:按《包头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养犬重点管理区内每户限养一只犬,不得饲养禁养品种及体高超过45厘米、体长超过100厘米的大型犬。违者由公安机关没收犬只,可以并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同时,禁止饲养的包括藏獒、苏木等在内的29种烈性犬,而金毛、拉布拉多、萨摩耶等家庭常见的犬只,作为导盲犬、扶助犬可办理犬证。

对于市民不愿办理犬证的想法,贺欣称,城市中流浪狗一般都是被主人遗弃的宠物犬或没有主人的野生犬,这也是需办理狗证的一个原因。

《包头市养犬规定条例》中规定,公安机关是养犬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具体负责养犬登记和年检,查处无证养犬等行为,以及处理因养犬引发的案件。所以下一步公安机关将严格查处公共场所违规遛犬,家中饲养大型犬、烈性犬,无证养犬这三类问题。

2014年,包头市已建立了犬类领养制度,但由于领养这些流浪狗也需花钱办理犬证并缴纳年检费用,所以市民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下一步打算建立免费领养制度,严格把控领养人的条件,同时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的流浪狗,让犬类留检所的流浪狗形成良性循环。这样既缓解了饲养压力,也能逐渐减少城里的流浪狗。但具体减免的费用能达到什么程度,还需经各方协调。对于市民提出的办理犬证的费用问题,目前是由公安机关代收,之后要全部上缴财政。

另外,贺欣提醒市民,如遇到养狗人士存在违规行为,市民可劝阻和举报,或拨打110反映。而关于养狗条例和具体事项的咨询,市民可拨打3619280进行了解。

[责任编辑:杨苏雯]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