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说内蒙古 > 正文

都嘎日:用科技创新造福农牧民

01

都嘎日现场测试智能网围栏门。

初夏时节,来到位于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的旗科技局研发基地,鄂托克前旗农牧业机械智能化创新人才团队负责人都嘎日正在查看刚刚到货的数控机床。600平米的基地车间里摆放着车床、洗床、卷圆机等制作农牧业机械的设备,都嘎日和他的团队自主设计、制作的多套农用机械都是用这些设备加工的。

“这是第6代数字饲喂机,比第5代性能更稳定,饲喂量精准度更高。”顺着都嘎日手指的方向,一套深绿色数字饲喂机映入记者眼帘。

都嘎日给大家介绍了数字饲喂机的工作原理:提料机将草粉和玉米分别提运到2个漏斗型储料仓里,再将2种饲料和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倒入草料储斗,草料储斗在几十米长的食槽上来回自动移动,将草料均匀地撒在食槽里,牛羊就可以美美地享用了。

“数字饲喂机实现了一次备料、多次饲喂的功能,减轻了人工饲喂的负担。所有程序全部自动化完成,操作也很简单。操作时,只需用手指轻轻按下机器侧身控制板上的按钮,机器就开始自动运作。”都嘎日解说着。

如今,都嘎日的父母使用数字饲喂机3年多,已经能很熟练地操作机器,当初对儿子的不理解逐渐被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快乐所替代。

说起这套数字饲喂机的研发过程,“艰辛”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都嘎日大学所学专业是计算机应用和机电操控。牧民出身的他深知科技进步对提高农牧业生产率的意义。2003年,在鄂托克前旗蒙古族中学担任电脑老师的都嘎日利用业余时间搞起农牧业机械研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刚开始没有研发资金,他就在电脑上一条一条编写程序,一套一套设计电路。在积攒了几万元资金、制作了100多套实验控制电路板、编写并调试了3万多条程序后,2008年,都嘎日制作主要部件并组装出了第一台数字饲喂机。

之后的4年,都嘎日不断调试和改进,每年制作1部,但都不尽如人意,只好卖了废铁。2013年,都嘎日东拼西凑了70多万元研发费用,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内第一台数字饲喂机和全自动畜牧饮水槽,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填补了该领域在国内的空白。

多年钻研,无数次失败,成功来得太不容易。第一项技术研发成功给都日嘎带来极大鼓舞,但他并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接下来的几年里,都嘎日和他的团队对全旗60多个自然村挨家挨户调研,掌握农牧民对农用机械需求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类汇总,分析出农牧民最迫切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和改进,推出多款符合农牧民实际需求的产品。

2014年,在牧区调研的都嘎日发现当地山羊的传统圈养方式存在问题,就和他的团队研发改进。不久,一套增绒羊棚专用门窗自动控制系统研制成功,不仅增加了羊棚的通风功能,还可以自动控制门窗的开放时间,提高了山羊的健康水平和产绒量。目前,共有60多户牧民安装应用了该系统。

随后,都嘎日又带领他的团队研制出智能网围栏门,移动式撒料斗,农牧户风光互补水、电、采冷风系统等多项实用机械产品和新型技术,已获得5项国家专利。目前,这些新型机械产品有的处于实际应用阶段,有的处于推广普及阶段,用户普遍评价很高。2014年,由都嘎日牵头成立的农牧业机械智能化创新人才团队被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认定为“鄂尔多斯市产业创新人才团队”。他个人也先后被评为鄂托克前旗“优秀科技特派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

如今的都嘎日常年带领他的团队奋斗在科技创新一线,继续研发新产品、改进设计理念。一个朴实的想法在他心中从未动摇过,那就是——用科技创新造福广大农牧民。

[责任编辑:张涛]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