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财经 > 正文

兴安盟把振兴足迹留在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的报告中,“乡村振兴”再度成为一个热词。

伴随着振兴之梦在兴安大地跳跃升腾,一场如火如荼的“四乡工程”在我盟全面铺开。“能人返乡”成为致富领路人、“市民下乡”释放城乡发展活力、“干部到乡”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企业兴乡”增强发展后劲……启动“四乡工程”,是盟委、行署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今年初启动“四乡工程”以来,我盟以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让八方人才竞相涌流到乡村这块发展热土上。

“能人返乡”产业兴

在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察尔森嘎查,一处古色古香的民宿坐落于此。今年1月份,返乡创业大学生王志强投资100余万元创建了半亩方田民宿,累计接待游客600人次,年收入20万元左右,带动当地旅游收入10余万元。

这几天,他正忙着为自己“充电”。这不仅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让我们这些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振奋不已。接下来,我会努力经营好自己的民宿,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同时带动更多村民稳定增收。”王志强深有感触地说。

在我盟,一个个能人返乡创业、带富一方百姓的故事精彩上演着。

扎赉特旗的孙海波今年5月返乡建设了二级标准精神病专科医院,安置就业50人,预计年底实现运营;科右前旗90后大学生邱悦去年12月份受政策吸引和亲情感召返乡,建立豆制品加工厂,带动就业20人;阿尔山市李乐乐从厦门辞职回乡组建工作室,开始拍摄短视频推荐家乡旅游文化,直播带货推介当地农特产品……

这些生动画面的呈现,印证了我盟在“找才”“引才”“留才”“扶才”上所下的功夫,折射出了各类人才不断汇聚我盟的喜人态势。

为扎实推动“能人返乡”工作,3月31日,兴安盟“能人返乡”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邀请北京的行业能人、乡友代表,向全国兴安“能人”发出倡议书,吹响“能人返乡”集结号,并建立了盟级能人信息库,入库教育能人、农技能人、医疗能人共484人,各旗县市共入库能人3090人;全盟已落地“能人返乡”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3.45亿元,已完成投资1.28亿元。

“市民下乡”经济活

今年,突泉县不少城市居民在乡村拥有了自己的“小菜园”。“在离家不远的城郊,能带着孩子一起耕种土地,看着作物生长,体验农村生活的同时,收获纯天然的食物,很开心。”市民张伟笑着说。

按照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的工作要求,突泉县突泉镇南厢村依托近郊优势,打造百亩“城市菜园”项目,以“果丰菜鲜”为主要特点,开发多功能的生态休闲之地,积极助推“市民下乡”,全面激发城乡发展活力。

这是“市民下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我盟持续在“产业、消费、智力”下乡方面着力,推动“市民下乡”破题起步。围绕农牧业领域14个重点产业链,制定《兴安盟“四乡工程”——市民下乡发展乡村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了重点产业发展优势区域、鼓励发展方向和扶持政策项目等,为“市民下乡”发展产业开辟渠道、指明路径。

踏着青石小路,走向门口挂着“喜柿”门牌的房间,平整的东北大炕上铺着厚厚的草垫,电视机、电冰箱、淋浴器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我们番茄公社的民宿运营以来,游客就一直未断过。我是这间民宿的‘管家大嫂’,每天有150元的收入。”“管家大嫂”叶淑敏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今年,自科右前旗科尔沁镇平安村番茄公社民宿运营以来,市民休闲游玩有了好去处,游客络绎不绝。我盟通过开展“市民下乡”促进乡村消费行动,在全盟范围内投放5000余张惠民消费券,安排300万元优惠奖补资金,组织旅行社开发盟内旅游线路,推动市民“消费”下乡。“智力”下乡方面,我盟立足农村牧区实际需要,组织业界专家分级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培训138期。深入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599次,办理农牧法律援助案件69件,开展涉农牧法律咨询和普法专题讲座活动17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7.4万余人。

“干部到乡”解民忧

“年初以来,旗乡各级干部每个月都到我们村里入户调研、核算群众收入账、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需求、排查调解矛盾纠纷,切实帮助群众办实事,也带动了我们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扎赉特旗好力保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申国富说。

为将“干部到乡”工程抓准抓实,我盟确定了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到乡、各级干部结对到乡、驻村工作队常态到乡、专家人才服务到乡四种方式,让到乡干部工作有方向、见实效。

从上到下部署、由点到面践行,一项项举措、一次次推动,全盟各级干部扑下身子,扎根泥土,沉在一线。

33名盟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示范带动全盟571名处级干部、2166名科级干部建立嘎查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实现嘎查村党建联系点全覆盖。

手持农牧业政策清单、下乡任务清单,全盟2.4万名干部与3.9万户群众结对认亲,驻村工作队帮扶常态到乡,开展“四到村五到户”帮扶活动,积极落实建强嘎查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4项工作任务,特派专家人才服务到乡,让村民的“难事儿”不再难。

截至目前,全盟各级农业部门开展农牧专家送经验行动,下派农牧专家569人次,推广指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甜菜机械化种植。盟科技局开展科技专家送技术行动,选派水稻、玉米和牛、羊、猪等产业科技特派员423人,深入814个嘎查村进行培训指导。盟教育局开展教育专家送知识行动,组织347人次优秀教研员、学科名师,开展入校指导、教学质量检测、高考备考指导等活动……我盟整合农技、医疗、教育优质资源,选派专业人才“组团式”下沉一线开展服务,变“点状供给”为“系统供给”,为乡村全面发展把脉问诊。

“企业兴乡”释潜力

“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云南中烟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浩特卷烟厂党委书记、厂长王力家介绍,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是他们对口帮扶的重点嘎查,结合“企业兴乡”工程,该企业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带动、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向义勒力特嘎查捐赠了100万元,用于发展脱贫户庭院经济、民宿打造、建设旅游标识、完善游玩设施、开展河道治理及环境美化绿化工作。

聚合资源,握指成拳,“村企”联动让嘎查村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我盟积极引导盟内民营企业、金融企业、国有企业、商会组织及外埠兴安商会与嘎查村建立结对关系,目前共有416家盟内外企业与453个嘎查村建立了帮联关系。“企业兴乡”释放出不竭的乡村潜力。

在科右中旗巴彦茫哈苏木,兴安盟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壮大庭院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种豆角不愁卖,就这个小院子就能收入1万多元,明年打算多种一些。”种植户白金泉笑着说。

方寸之地“做文章”,小庭院成“聚宝盆”。随着公司发展壮大,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也改变了乡村面貌。今年,该公司合作种植豆角的农户多达600户,每户种植面积0.5亩至5亩,预计平均增收2400元至3万元,同时为该苏木村民提供30余个稳定岗位。

一件件干货满满的政策“大礼包”、一个个实打实的产业项目、一座座极具发展资源优势的乡村,让返乡能人、下乡市民、到乡干部、兴乡企业信心更足、干劲倍增,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

[责任编辑:赵鑫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