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财经 > 正文

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筑梦在希望的田野上

初秋的鄂托克草原,地阔天蓝,绿草如茵。在城镇与乡村间,绿色发展的工业园区、花团锦簇的公园广场、宽敞整洁的农牧民新居、辛勤劳作的农牧民……希望的田野上,从富民产业到幸福生活,一幅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让我们感觉到幸福无处不在。

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是一个以畜牧业为基础、工业占主导的多元产业集中区。党的十八大以来,鄂托克旗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这两个基本点,以工哺农、优势互补,配合绒山羊、优质牧草、肉牛肉羊、螺旋藻四大主导产业和土鸡、生猪、马养殖特色产业,开展“六大集团+六个苏木镇”合作共建,打造“政府+企业+嘎查集体+农户”“共富嘎查”新格局,奋力跻身于全市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高质量第一方阵。

工业反哺农业 引领牧民过上美好田园生活

如果说鄂尔多斯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是鄂托克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那么巍峨的乌仁都西峰脚下的乌仁都西嘎查则是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乌仁都西嘎查作为鄂托克旗划定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核心保护区,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核心群的组建和实用技术的推广示范等,同时以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公司为依托,加强绒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今年6月投资160万元配套建设一处“一村一品”饲草料储备基地,实行统购统销,有效破解饲草料紧缺难题。

“政府补贴力度很大,饲草料、人工授精、配种等方面都有补贴,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非常有信心把羊养好。”乌仁都西嘎查牧民吉雅图说。

同时,鄂尔多斯乌仁都西嘎查与驻地企业开展合作共建,着力推动党建攻坚行动、产业致富行动、民生惠富行动、美丽共富行动、文化保富行动等五大行动,通过“消费帮扶”等措施形成更富活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让牧民过上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田园生活。

在棋盘井镇额尔和图嘎查看到的却是另一种发展模式。该嘎查整合农牧民集体土地资源,在集体所有土地上建设电动卡车换电站附属设施。企业通过竞标方式入股参与建设,而嘎查经济合作社也是股东之一。

“嘎查有实力、有意愿的牧民可以以现有的资产、现金、劳动力、技术等参与入股,项目收益由全体牧民共享,项目建成后收益率为10%—20%,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到120万元。”嘎查党支部书记杨巴雅尔说。

注入循环“活水” 敲开生态养殖致富之门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鄂托克旗坚定不移走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兴农之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争做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的排头兵。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片区,逐步形成了“三带两区两园”发展新格局,着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乌兰镇哈马日格太嘎查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业结合的嘎查。嘎查境内驻村企业18家,其中螺旋藻厂就有16家。该嘎查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便利条件,启动了螺旋藻生态猪养殖项目,计划将嘎查建设成为乌兰镇乃至鄂托克旗的生猪肉食来源基地。

“我们现在实施的螺旋藻生态猪养殖项目,总占地350亩,主要有生猪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屠宰场等单元构成。利用螺旋藻加工产生的有机废料作为饲料养殖生猪,出栏后将猪肉销售给螺旋藻工业园区,形成良性互助发展。”哈马日格太嘎查党支部书记马利刚说。

“以工补农”政策 让农牧民喜上眉梢

为了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这一优势特色产业,鄂托克旗今年计划安排1亿元“以工补农”产业扶持资金,其中1000万元专门用于羊绒优质优价奖补。7月,鄂尔多斯市阿尔寨羊绒有限公司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主产区羊绒进行优质优价收购,收购持续一个月。

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牧民乌日图那顺在听到这一喜讯后,一大早就拉着自家的羊绒来到了鄂尔多斯·源牧场收储中心进行细度检测。他说:“我一共拉来了450公斤羊绒,符合‘政府+企业’联合奖补标准的羊绒有53.9公斤,我拿到了1万多元的补贴,非常高兴。除此之外,我们家还有60多公斤的羊绒细度在15—15.5微米之间,企业每公斤补贴35元,补贴款加上绒款,我一共能拿到10.6万元。”

产业“融合发展” 少不了这样一支队伍

“销售难”一直是制约农牧民发展种养殖业的瓶颈。3月,鄂托克旗联合龙头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坚持以各嘎查村驻村第一书记为牵引,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组建覆盖面更广、发挥作用更强、农牧民参与度更高的第一书记产业联盟,接续成立了绒山羊产业联盟、肉羊产业联盟和土鸡产业联盟,协调解决农牧民销售难题。

“以前,我们总是单打独斗,联盟成立后,资金得到了有效流动,各类市场信息互通有无,在产销一体化和品牌创立上,我们打算打造联合品牌,授权成员共同使用,计划在全产业链智能化和网络化方面展开全领域的合作。”联盟负责人达楞古日巴说。

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第十六次党代会确立的每年安排1亿元“以工补农”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三农三牧”工作战略,以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为目标,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走好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路子,推动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二产拉动一产是我们未来所必须坚持的工作思路,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要久久为功,更要紧紧围绕企地共建、共富、共享核心任务,全力打造生活富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鄂托克旗委组织部部长杨瑞栋说。

[责任编辑:赵鑫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