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财经 > 正文

兴安盟做优做强“兴安盟大米”品牌

盛夏时节,走进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眼前的万亩稻田已披上了“绿装”。“这片地是订单田,共1万多亩,因为是绿色有机大米,深受消费者喜爱。”兴安盟双特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乌兰浩特市富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泉告诉记者,从前他一手提着大米,一手拎着煮饭锅到处找客户,如今,“兴安盟大米”声名鹊起,客户多是慕名而来。  

扎赉特旗音德尔镇鲜光嘎查的水田内碧波荡漾,绿浪滚滚,与黑色土地交相辉映,合奏出一曲现代农业协奏曲。“今年,我们的关键词还是‘优质绿色’,选择优质品种,打造田园综合体,提升‘兴安盟大米·扎赉特味稻’绰勒银珠品牌价值。”扎赉特旗绰勒银珠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朴成奎说。

龙鼎(内蒙古)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现代化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进行大米加工生产,大米封装好被发往呼和浩特、北京、上海等地的各大商超。公司副总经理付春艳表示,公司正大力推进大米酵素等大米深加工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有4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黄家店嘎查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米加工车间里,轰隆隆的机器作业声不绝于耳,一粒粒雪白饱满的精米被包装成袋。该合作社通过选择优质品种,保证水稻标准化栽培,为农户提供“一条龙”的产销服务,保证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和稻米的质量,合作社生产的“义勒力特”大米备受市场青睐。

随着兴安盟对大米品牌的全力打造与宣传,“兴安盟大米”实现了香飘万里。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拥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产业发展优势。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质纯净、空气清新,是北纬46度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也是中国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水稻种植在兴安盟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多年来,因为自主品种稀缺,没有当家品牌,使兴安盟的大米“养在深闺人未识”,一直在低端市场上踯躅。  

随着“农业品牌化”汇聚越来越多的聚光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打造出专属于兴安盟的水稻好品种?如何推进“兴安盟大米”迈向中高端市场,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土壤?

兴安盟人不断探求着问题的答案。

2017年底,兴安盟委、行署下决心要让兴安盟的“好米”变成“名米”,举全盟之力打造“兴安盟大米”品牌,加快推动产品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走出了一条大米品牌营销的突围崛起之路。

强化“兴安盟大米”主体承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主体,组建一批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品牌市场承载主体,进一步完善产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

对建立农产品品牌的农产品企业确定统一的品牌标准体系认证,对区域内的农产品实行严格、规范的产品质量管理。建立品牌退出机制,引导农产品企业合理发展。加强品牌管理,对冒用或变相冒用“兴安盟大米”标识、超范围使用标识等行为强化打击和处罚力度,维护良好形象和知识产权。

拓展渠道建设,在北京市、呼和浩特市等地拓展“兴安盟大米”销售范围;借助京蒙帮扶平台,让“兴安盟大米”更多地进入高端消费市场;强化电商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的合作。

发挥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广告作用;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上举办“兴安盟大米”新米上市专题新闻发布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提升“兴安盟大米”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经过几年培育,“兴安盟大米”品牌越叫越响,先后获得“2018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18中国十大好吃米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独家供应商”“中国优质稻米示范基地”“201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新锐品牌”“2020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20十大大米潜力企业”“2020十大好吃米饭”等国家级荣誉。“兴安盟大米”也成为兴安盟农业“第一品牌”和“白金名片”。     

良好的市场声誉源自优质的产品。兴安盟狠抓水稻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以“绿色”打底,从种到收全程规范,并通过不断研发新品种,提升水稻品质,做大做强“兴安盟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同时,通过发展稻田综合种养、观光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提高水稻产业效益,把水稻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2021年,全盟水稻种植面积134.79万亩,产量13.72亿斤,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区57.93%和59.49%。在“兴安盟大米”品牌建设引领下,全盟现有“兴安盟大米”授权用标企业36家,全盟绿色有机水稻认证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在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开展的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活动中,“兴安盟大米”总评估价值为180.26亿元,位列全国首批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2名,粮食类第3名。

如今,“兴安盟大米”已成为“东北上游 净产好米”的典型代表,产品销往国内多个城市,近年来更是出口到蒙古、俄罗斯等多个国家。

兴安盟大米差距在品牌、潜力在品牌、希望在品牌、出路在品牌。这是“兴安盟大米”品牌建设启动实施、走到现在、仍将继续前行的最终落脚点。

2022年盛夏,一株株稻苗为兴安盟稻区铺满新绿。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精彩的兴安盟大米故事,仍将继续为兴安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鲜活的注脚。

[责任编辑:赵鑫华]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