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愿做一棵树

□王一淇

树木的年轮,是岁月留下的印记。时光洪流赋予树木以蓬勃的生命力,弥补了时光无法触及的遗憾。

树是众多造物的天然庇护。最愉悦的事,就是孤独地坐在一棵家乡的老树下,看它参天的树枝伸向天空,弯曲的根系扎向土壤,底部浅浅地露出根系的形状。

山楂树下,总能见证少女青涩的记忆,构成那些浪漫文学的母题,成为爱情约会以及重逢的美丽地点。槐树下,总能回忆和蔼的老人对子女温暖的爱,构成那些乡愁的朴素源头。去一些古迹游览时,总能见到许多古木,被历史上的英雄看见。我想,庇护了英雄的树,应该不计其数。各种各样的树,它们构建起古今中外的种种意向,不仅根植于这颗人类生存的蓝色星球上,还根植于文明的脉络之中,起着重要作用。

树木不仅守护生态,也守护着精神。“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这是作家三毛写下的话。她曾经渴望来生成为一棵树。树木没有悲欢的姿态,不依靠也不寻找,树木只是永远站着。我想,除了因为她对树的姿态的爱恋,还有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狄德罗普曾说:“埃及的金字塔化为齑粉,但法老时期的禾土依旧生长,凯旋门只是残破巴黎的遗迹,而常春藤却意志蔚然矗立。”

从某个清晨开始,原本光秃的树枝悄然点缀上点点嫩绿,世界颜色刹那缤纷。明媚的阳光驱散笼罩冬日的阴霾,为许多人带来目睹春光那一刻的好心情。春天繁花似锦的烂漫,草长莺飞的惬意,绿意枝头的缠绵……树木就是那其中最显眼、新生的绚烂。 广袤的丘陵起伏绵延,各有千秋。树木在这里没有雕琢的痕迹,自然天象造就。它们有着一年四季不断变换的美景,常看常新。遍山树木光影重叠,色块的拼接,像极了种种画作里颜料的晕染。

自然的春色,藏于树木,文明的春色也藏于树木。我愿做一棵树。

[责任编辑:孙丽荣]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