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追忆炊烟

○赵小强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邓丽君的经典歌曲《又见炊烟》,在耳边缓缓流淌,柔美的旋律带动心潮时起时伏,故乡的炊烟是否遗落在童年的梦里?

夕阳下,金色的余晖渲染了整个天空,校园那口古老、生了锈的铁钟,被连续三下敲响,这是下午散学的节奏。叽叽喳喳的麻雀,在村头的大树上“会合”,争先恐后地发布“新闻热点”,被下地回家路过的农人吆喝一声,扑棱棱四散飞去。此时,淡蓝的炊烟从各家各户不同屋顶的烟囱里飘了出来,浮浮袅袅,或笔直升腾,或轻逸散淡……路过街巷,鼻翼里布满各种柴草被焚的淡淡异味,而更多的却是五谷熬制的浓郁香气。

傍晚的乡村,是最热闹的时刻,耕牛哞哞,羊群咩咩,母亲呼唤孩子回家的叫喊……此起彼伏,可以想见,家家户户温情的灯火亮起,老老少少欢快地聚在热气腾腾的餐桌前,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光在此融汇,内心的温暖和幸福不言而喻。

北方农家,最不可缺少的是烧火做饭的“柴”,除了那些喂牲口的麦薪、玉米秸和豆秆外,像碎树枝、棉花壳子、玉米芯、酸枣刺等都可积存下来备用。看着明亮的火焰舔舐着熏黑的锅底,烟雾顺着烟囱爬出屋顶,小时候感觉很神奇。有时也怕来逆风,烟雾从锅灶口倒冒出来,呛得人涕泪直流。特别怀念小时候的冬日,屋里的一面大土炕被烧得热烘烘的,锅里翻滚的玉米糊糊里,煮着的红薯散发着绵软香甜的气息。比起屋外的严寒,这里独有一番“天堂”般的享受。

用柴草烧火做出的饭菜别有味道,至今想起还会有咂咂嘴的冲动。母亲可以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烧柴做饭,久而久之成为日常生活里的“惯性”。每次家人出远门前,她都会爽利地在缥缈的炊烟里,做出拿手的饭食,为我们饯行。有时家里农活忙,她会把饭菜焖在锅里,让灶台的底火温着并留言:饭菜温着,动手去吃……可以想象,外出归来的游子,伫立村口,远远望见屋顶的炊烟欢悦腾空,内心一定感念久违的亲情,怀想家人欢聚一堂的美好场景。

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充满诗意的,令人魂牵梦萦的画面渐渐淡远了。小时候最喜欢的歌谣“有了电,多方便,电的用处说不完……”,早已成为现实。电饭锅、电磁炉等灶具取代了先前的铁锅和泥巴灶台,就连蒸馒头、炸麻花的“场面”活,也是用天然气来“助阵”。当农村的新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时,新式的家用电器占据了不同空间,加上农村“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的落实,炊烟的气息也就彻底远离了。

社会在进步,生活在改善,童年炊烟下的温情,却凝固在生命里,升腾在乡情的天空里,牵扯着悠悠思绪……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