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年集是一种乡愁

■ 刘云燕

每每想起乡下热热闹闹的年集,都会有一种乡愁的滋味涌入心底。

每每到了腊月,镇子上的老街,就像是架上熊熊火堆上炖着的一碗鸡汤,“噗噗”的,冒着热气,翻滚着,闹腾着,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引得四里八乡的人们都赶过来。你听汽车的“滴滴”声,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铃铛声,还有架子车的“吱扭”声,孩子们的嬉笑声,老人们的寒暄声,交杂在一起,热热闹闹。

集市上,一辆辆车停妥当,货架子支起来,平日里看起来有些萧索的小村子,顿时热闹起来,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你看这里是卖活鸡、活鸭的,肥硕的公鸡挤在笼子里,鸡冠红通通的,嘹亮得打着鸣。而卖小零食的,更是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经营日用品的小商贩早把大喇叭支起来,一遍一遍说着商品如何物美价廉。而卖水果的小摊子,也在叫卖着;“又红又脆的苹果,好吃不贵哟!”这样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生怕落后了一般。

缓缓地走在年集上,仿佛行走在一幅水墨的民俗画里,似乎正在演绎着《清明上河图》。一位卖花布的胖大嫂,笑声爽朗,她正把各式的花布搭在绳子上。这种红底绿花朵的布料,在当地极受喜爱。无论是过年做床单、桌布,或是给孩子做条花裤子,都极美。每到临近过年,都有人办喜事,那种印着喜字的布料,也极受欢迎。一位头戴白毛巾的老爷子正在卖木制的手杖。他从山里砍来木料,精工细琢,做成别具一格的手杖。而卖香油的老爷子,怡然自得的模样,坐在板车上,翘着二郎腿,抽着一支烟。当人们来打香油时,他麻利地打开香油桶,准确地把香油灌入人们的瓶子里,不会洒落一滴。那娴熟的动作,让人想起了小时候学的古文《卖油翁》。

我也好奇地东瞧瞧,西望望,打算买点什么回家。有一位老奶奶卖自家种的红薯。当我要买一些时,她主动帮我挑选大个儿的红薯,一边挑一边说:“自家种的,特别好吃。”她没有称,却给的分量超足。四里八乡的人们,从蜿蜒的山间小路赶来,各自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物品。有选蔬菜水果的、有选年画、灯笼的,还有选开春的农业用具的。

几个小孩儿坐在三轮车上,眼睛瞪得大大的,每个人上衣扣子上已经系着一个气球,他们开始瞟各式的吃食,看起来极渴望的样子。推着二八大梁自行车的老人,微微有些驼背,头上包着白毛巾,遇到乡亲了,就停下来唠会儿嗑儿,吸一袋烟再走。他们关心的是哪家的农具好,谁家的种子更好。

年集上,还有卖吃食的地方,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些打烧饼的,做腌肉面的小摊子,香味飘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坐在低矮的小桌椅上,吃得不亦乐乎。这种香香的味道,空气中蔓延。这种味道勾起了我的馋虫,也吃一碗豆腐脑,两个大馅饼,那一个香啊,让你可以回味一整年。

年集这一天,从早到晚,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们为了过年,为了团圆,采购着各种各样的货品。人们都欢天喜地,那么淳朴而接地气儿,让人满心欢喜。

每每想起山村的年集,回忆里充满了游子深深的想念……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