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借书读的那些日子

我童年读过的书大部分是借的。那时曾想:长大了一定买很多很多书,读个够。长大后,真的买了很多书,却很少翻阅了。我曾兴致勃勃地买下一套《三毛散文集》以追念喜爱的三毛,可到现在还有几本没拆封。不禁感叹:书,非借不能读也。

如今,追忆起那些借书读的时光,心里总是暖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超生罚款之风”席卷了山东鲁西南平原上的小村庄,我家五个孩子,是名副其实的“超生游击队”。为了躲避检查,我常跟着大点儿的孩子在村外庄稼地里一躲就是半天。没有了大人的管束,我们尽情地撒欢,烤麦穗、烤玉米、因为吃的玩的打架……检查风过去后,我们也很少能安分地待在家里,河里摸鱼,地里偷瓜,今天我头上挂彩,明天他衣服被扯开了花。有一次,我偷了家里的火柴竟把全村的麦秸垛都点着了,知道惹祸的我本打算离家出走,被正好赶来的奶奶拽回了家。当时,能让我消停一会儿的就是听故事,可是村头讲故事的老奶奶认定那颗丢到她锅里的石子是我扔的,不理我了。

后来,我的“闯祸精”生涯因为阅读发生了改变。邻居家有位小姐姐,家境小康,总是穿着漂亮的衣服,身上香香的,不和我们这些泥猴子玩。有一天,她看上了我捉的小鱼,想用她的书换我的鱼。以前我只知道她家客厅有台大彩电,没想到她房间的橱柜里都是书,分类摆放得整整齐齐。她让我先洗干净手,然后递给我一本关于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杂志,作文下面有连载的漫画故事,那些漫画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种杂志有很多期,我翻看了一本又一本,竟忘了时间,直到街上传来妈妈招呼我回家吃饭的声音,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小姐姐的书不外借,为了看书,我处处讨好她。去她家里玩,和她一起写作业。她因为公主脾气,朋友不多,倒也乐意接受我的示好。那年夏天,天气格外闷热,晚上大家都在院子里乘凉。我和小姐姐在她家玩,她家的西厢房屋顶是平的,四周有七八十厘米高的围墙。她提议我们去房顶睡,凉快。于是我们拿着凉席、蒲扇踩着梯子上了房顶。我们聊着天,嬉笑着。夜深了,四周好安静,小姐姐似乎睡着了。可我最怕蚊子咬,叮一下就起个大包,房顶虽说蚊子少,但好像专门跟我作对,我暗自咬牙,为了借到书,我决心奉陪到底。看着天上的繁星,心里想着小姐姐会借给我的书,我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听到大娘(小姐姐的妈妈)叫我们:“下露水了,会生病的。”迷糊的我,都不知自己怎么从梯子上走下来的。

后来,我和小姐姐的关系越来越好,她允许我把书拿回家看了。我就此知道了白雪公主、豌豆公主的故事,认识了小红帽、灰姑娘,也知道了四十大盗被阿里巴巴烫死在大缸里,故事会里的巫婆用糖果屋迷惑小孩……那段童年时光我一直沉浸在童话般的美好中。有人说:好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那些借来的书,让我拥有了一个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

上了初中,我离家住宿,一周或一个月回家一次。初中老师推荐我们多读经典名著,可父母给的生活费有限,不可能花钱买书,借书仍是我阅读的途径。借来的书读的格外用心,很多时候一本小说读下来,情节都会叙述了。印象最深的是《平凡的世界》和《穆斯林的葬礼》,这两本书是初中老师推荐的,我一直没看过,心里琢磨着只是一本写葬礼的书而已,估计不会好看吧。高中时,要好的同学有一本《平凡的世界》,我央求她借给我看,拿到书后我稍有些失望,封皮没了,书页也打了卷。可等我开始阅读却被它的内容深深吸引,我以最快的速度读完,还给了同学。过了几天,我又向她借,读到热血沸腾,真想像书中的少平一样,挣钱给父亲盖一座好房子,让他体面地站在父老乡亲面前。同学见我喜欢,就把书送给我,我小心翼翼地收藏。《穆斯林的葬礼》我只借来读了一晚。高三的时候,班里不知谁买了本《穆斯林的葬礼》,大家争先借阅,好不容易轮到我读,却只能借一晚,那个兴奋,那个激动。下了晚自习,回到寝室顾不上洗漱,趴在床上就看,为了躲避走廊里随时出现的查寝老师,熄灯后好友递来一只手电筒,我躲在被子里举着手电筒,流着泪把书读完。

回想曾经那些借到书时的兴奋、激动,争分夺妙阅读时的幸福、满足,心里仍旧是满满的感动!进入社会以后,为生活奔波,在柴米油盐中挣扎,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虽然也买了不少书,可它们却成了家里的装饰品,业余时间在刷手机中悄悄溜走。

有一天,我发现孩子的床头放着《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房间里的书慢慢转移到了他的房间。看他认真读书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和那些年借书的时光……

文/谭丽挪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