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赏析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一、简介作者,并讲讲这首词的背景与有关故事。

李清照是宋代(南北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有人认为历代写词最好的有两个人:男的是南唐李后主李煜,女的就是李清照。还有人称李清照为“千古第一女词人”与“词中皇后”。读者如果想看到她更多的作品,那就去找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集校注》。该书集中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李清照的诗词与文章,即便是残篇断句或尚有争议的作品,也尽数搜录其中。《李清照集校注》的作者是王仲闻,他是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

这首诗是李清照婚后不久所作,写她在重阳节思念丈夫赵明诚的心情。

元代伊士珍《琅嬛记》写有如下两段故事。(因为文字比较浅显,所以只摘录原文,恕不作白话解释。)

第一段故事:

赵明诚幼时,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后李翁以女女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易安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词曰:“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外传》)

第二段故事: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外传》)

《琅嬛记》所记多属野史,而且书中清清楚楚标明是《外传》,外传即是记述遗闻逸事的文字,不一定完全是真事。但,这故事能够流传下来,正好说明李清照的创作艺术与风格,可真的不是一般文人可以企及的。

这里啰嗦一句: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婚后不久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至于他们之间以后感情上的磕磕绊绊,这里恕不涉及。

二、部分词语注释:

1.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消金兽:指瑞脑香在金兽香炉中袅起。瑞脑,即冰片,瑞脑香是一种薰香之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玉枕,指的是玉制或玉饰的枕头;据说这种枕头有保健的功效。

4.纱橱:即防蚊蝇的纱帐。

5.东篱:指采菊之地。

6.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7.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8.黄花:指菊花。

三、白话释译。

浓云薄雾,整整一天愁锁心头。龙香缭绕着不离香炉金兽;而今又恰逢重九。我呆卧在玉枕纱帐之中难以入眠,半夜的凉气才开始要把我的身心浸透。

我到东篱菊园饮酒,直到黄昏之后,菊花的幽香飘满衣袖;我的魂魄也不知丢到何处!此时,西风卷帘而入,你是否知道,帘内之人比那黄花还瘦!

四、赏析这首词。

讲解或赏析这首词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笔者写这篇文章除由于欣赏李清照才华之外,也想顺便回答学生曾经提及过的一些问题。本文不涉及词律等内容。

首先,词的上阕(上片)写作者重阳节这天从早到晚的愁绪。

1.“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薄雾浓云,不能理解为早晨是“薄雾”,晚上是“浓云”,其实是说,从早到晚天气都是阴沉沉的,加上“愁”字,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写法。

2.“瑞脑消金兽”一句,作者是在写自己独坐空屋,看着香炉里的青烟消磨时间。这句没写愁,但读者都能体会到这是愁上加愁。你看,屋外是云雾密布,屋内是青烟消散,一个新婚不久的古代女子,受的是怎样一种煎熬啊!

3.“佳节又重阳”一句,粗看起来只是说今天是重阳节而已。可细细想来,这句比前两句在心中勾起的痛楚更是难以形容。如果说前两句只是云、雾、烟在欺凌清照的话,那么,这一句便是雪与霜在肆虐易安了。至于“又”字的妙用,容笔者后文涉及。

4.“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玉枕纱橱,这是借代她与丈夫相互温暖的房间,而现在呢?这里只有她孤零零的一个人。“半夜凉初透”,有人解释说:“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

笔者觉得这句中“凉”“初”“透”三个字,字字泪涌,字字情深,字字心碎:透,不是说“凉意透入帐中枕上”,而是说透入骨髓,透入心窝;初,也不是说刚才,而是说这凉才开始,还不知道它会凉到何时,凉到何种程度;至于凉,那也绝不是“凉意”,恐怕用凄凉与冰冷这样的词语,都难以表达作者当时的心境。于是,笔者突然又想到《声声慢》中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其次,词的下阕(下片)是补写作者重阳节这天黄昏,在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与上阕相照应,补写重阳这天除了在家里待着外,还到东篱饮了酒。有人说,她是在黄昏后去的;又有人说,不一定是黄昏后,反正是这天某一个时辰去的,直喝到黄昏之后。

那么,“有暗香盈袖”是什么意思呢?从字面上看,当然指的是菊花的清香飘满衣袖。但,作者为何要写菊花之香呢?有学者说:这是“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句意。”意思是说,作者只是自己闻到了菊香,可无法同丈夫共同享受。这样分析是有道理的。

但笔者还想补充几句话。

第一句:是不是应想到上阕的“佳节又重阳”的“又”字。又,这个字告诉读者,作者恐怕不只一次同丈夫在这个东篱吟诗、赏花、饮酒了,更可以肯定,他们在某个重阳日,曾经来过此地的。

第二句:这盈袖的“暗香”难道不可以是作者在写除了自己,任何人也无法感受到的丈夫所具有的包括韵味在内的“暗香”吗?

第三句:通过这样具体的分析,再说这两句是在暗写她对丈夫的刻骨思念,是不是更有说服力?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自从人们读到赵明诚之朋友陆德夫评价这三句“绝佳”之后,盛赞这三句的文章恐怕也可装几火车了。不知为何,此时笔者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李白《春思》中的“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如果李清照读过李白的《春思》,是不是她“帘卷”的“西风”与李白“入罗帏”的“春风”,有某种联系呢?

笔者想说,这三句是不是作者在用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面对“帘卷”而入的“西风”说话呢?

西风(李清照是指谁,只有她自己知道)啊,你来看看这个人吧,她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了?她的魂儿还在吗?西风啊,你是知道菊花的,而此刻她比菊花瘦多了!

如果,上述所想毫无道理,那么,坦率地说:与《醉花阴》其他词句相比,笔者无论如何参悟不出这三句“绝佳”之处来。

最后,讲讲李清照写“愁”的特点。

古诗词中写“愁”的作品太多太多了,而李清照写愁却别具一格,她的愁是聚拢的、凝缩的、内敛的,即憋在心头出不来的。

先看《诗经·魏风·园有桃》中的句子:“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你看,这也是写相思之愁呀,但人家是把愁放在歌谣之中唱了出来呀!

再看屈原的《离骚》,愁到极点时,诗人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他把自己的愁融化在民生艰苦之中了。

而李白之愁却更潇洒:“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把愁稀释到酒杯里去了。

至于李煜,则是让愁同江水一起向东流走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你再看李清照其他写愁的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武陵春》:“只恐双溪载不动,许多愁。”《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那么,究竟怎样评价李清照诗词的境界呢?笔者不说,相信诸君自有高见!

不过,笔者倒是非常欣赏她的诗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淑章)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