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失落的瑰宝”:一代名都辽上京

辽上京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郊,是中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更迭、风雨洗礼,当初雄伟壮观的契丹皇都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站在这里依然能够见证一个游牧民族崛起的盛世繁华。 

一代名都辽上京

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机带领契丹八部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征战,统一了草原各部。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效法中原,正式称帝,国号为“契丹”,后改为“大辽”,建元神册。草原上的雄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而亘古不变的巴林草原也迎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皇都还原图

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机下诏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选定“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之地营建皇都。这是一次快捷高效的工程,耗时百日即告竣工。

皇都平面图

皇都幅员辽阔、气势雄伟,周长二十七华里,整体呈“日”字型布局,城高二丈、背山临水,由北城、南城组成。北城为皇城,南城为汉城。

皇城平面图

皇城共有四座城门,东为安东门,南为大顺门,西为乾德门,北为拱辰门,除南面的大顺门已被河水冲毁外,其余3个城门遗址保存较好。

皇城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建筑多集中于南部,按《辽史》记载有官署、寺院、作坊等建筑。位于皇城中间略偏东北是大内建筑群,地势居高临下,是皇城中的宫殿区。在建筑群的中部,有东西横街,把大内分成南北两枢密院。当时南北两枢密院实行北枢密院以国制治契丹,南枢密院以汉制待汉人的政治制度。

汉城在皇城南面,略呈方形。《旧五代史·契丹传》记载:上京城南别作城,以实汉人,故名汉城。汉城是上京重要的经济、贸易区。汉城内多市肆、作坊、馆驿、回鹘营等建筑,其中回鹘营为回鹘商贩所居住,驿站接待诸国使臣。

皇都是少数民族在北方草原上首次建置的都城,是空前的创举,标志着契丹民族由部落联盟的邦国时期,真正转变为统一王朝的帝国时代。这为日后大辽王朝的鼎盛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契丹的国力开始蒸蒸日上。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大辽,同时,改皇都之名为上京,府曰临潢,也就在这一年,耶律德光开始大规模扩建上京城。

辽上京南塔

经过数年的营造,辽上京的城郭宫室之制趋于完备,先后建起开皇、宣政、安德、五銮四大殿及太祖庙、菩萨堂等庙宇。扩建后的上京城,一派祥和大气的景象,雍容华贵,豪迈儒雅。

上京城是当时举世瞩目的国际性大都会,它与东部高丽、日本,西部西夏、回鹘、大食,南部的北宋、吐蕃等王朝都有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将漫漫草原丝绸之路推向了昌盛与繁荣。

辽上京遗址全景

辽上京的建立,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是辽王朝统一中国北方的标志,是草原上的商业中心,更在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有着独特的功绩。辽上京的存在,客观上引发了中原文化的大规模北移运动,历史悠久、辉煌灿烂的中原传统文化通过战争或和平交往等方式,不断传到契丹首都,进而普及北方广大草原,又通过草原通道传播到欧亚大陆。因此,当时的辽上京,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中心和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中转站。

自公元916年开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这里定都建国,展疆扩土,建章立制,直到公元1120年被金人攻陷,辽上京作为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时间长达200多年。它的营建不仅标志着草原游牧经济、政治的发展,同时体现了各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我国北方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辽上京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状况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它在1961年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部的皇城遗址平面格局基本保存完好,夯土城垣高达6—10米不等,宫殿寺院等建筑基址依稀可见。位于南部的汉城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海内外学者视辽上京遗址为古代都城中“失落的瑰宝”。

时光流逝,这座宏伟都城历经千年的沧桑,如今只余绿草。然而,古老的民族记忆,依旧流淌在草原民族的心里……温润、悠长!

来源:视觉赤峰

[责任编辑: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