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先介绍作者,同时介绍一些资料,顺便讲讲我的一点看法。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他曾当过宰相那样大的官,在位期间,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因为他曾三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今属南京)知府,后来皇上封他为荆国公。所以,我们看到“王荆公”这个称呼,就应知道是指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王临川集》与《临川集拾遗》之中。据专家考证,《登飞来峰》这首诗是他担任鄞县(今属浙江)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途经杭州时所写;那时,他只有30岁。

下面再介绍一些资料,同时讲讲我的一点看法。

1.有人说,王安石有“三不爱”:不爱官,不爱财,不爱色。的确如此:一是王安石进士及第后,看到其他人都想方设法要留在京城当官,而他却主动要求到偏远地方任职,结果他到了鄞县(今属浙江)当了县令。而且他曾多次提出辞官的请求。二是他搬出宰相府邸时,相府之物寸草不带。他的妻子想把自己喜欢的一张床照价买下来,王安石都没有答应。三是王安石所处的时代,官员是崇尚纳妾的,他的妻子觉得自己的丈夫也应该纳妾。于是,她主动花好多钱给他买来一个女子。一天晚上,那女子被送进他的房间。王安石问明情况后,就让那女子回到她原来的房间安歇。第二天一早,他就命人将那女子送回家去,并且不要退钱。王安石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无任何绯闻。

2.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轼之间。

中学语文课本选过一篇题为《答司马谏议书》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王安石。其内容就是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几点意见,以及王安石的回答。有人说,王安石刚愎自用,遇事不管对错,总要坚持;甚至有人用污秽语言攻击他。我多次看过讲过《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倒觉得王安石是很讲道理的人,而且也非常懂得尊重人。比如,司马光说他的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他据理反驳道:“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意思是,我根据朝廷的意见,让官员去执行,不是“侵官”;我提倡先王的主张,来兴利除弊,不是“生事”;我设法让天下人都得到实惠,不是“征利”。文章最后说:“如果您责备我在位这么久,还没能帮助皇上有所作为,那我认罪了;如果您说我现在啥事也别干,固守以前的做法,这一点我是不敢接受的。”我觉得王安石是了不起的政治家、改革家。

另外,王安石变法,苏轼也曾上书反对,这的确使王安石非常生气,也因此贬过苏轼的官。但后来,苏轼因为写诗被人诬告,说他讽刺皇上,将要判他死刑。这时王安石虽然已经辞官,但他却劝阻皇上,说:“现在是大宋王朝的太平盛世,怎么可以斩杀文人呢?”

从王安石对待坚决反对自己变法的两位朋友的态度来看,他坚持的是自己认为正确的主张,而绝不是明知不对,却不知悔改。王安石变法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但他的初衷与他的坚守,是值得我们肯定与学习的。

3.梁启超评价王安石。

1908年,梁启超的人物传记《王荆公》问世。梁启超对王安石的评价极高,称他是“三代以下第一完人”。所谓“三代”,指的是尧、舜、禹。意思是说,尧、舜、禹那时的当政者能够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如果王安石的变法成功,也会出现像尧、舜、禹“三代”那样的社会。这固然有些夸张,而且是联系他与康有为等人的“戊戌变法”看问题的。但纵观王安石一生所作所为,他的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

我们还知道,好多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文章中,几乎都提到列宁说过的话:王安石是“21世纪中国的改革家”。这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王安石对后世的影响。当然,历来也有一些人是诋毁王安石的,甚至把大宋王朝的灭亡都归罪于他。这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二、部分词语注释:

1.飞来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指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还说此峰是从琅琊郡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是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2.千寻塔:塔,指的是铁塔;寻,这里指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千寻,是夸张的说法。

3.望眼:指视线。

4.自:原来。有的书上把“自”写作“只”,这是不妥的。

5.缘:因为。

三、赏析这首诗。

前面已经说过,王安石是在三十岁时写这首诗的。毫无疑问,此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眼光与无所畏惧的精神。

首先,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表层意义。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一看就是夸张。一寻是八尺,千寻就是一千个八尺,哪有这么高的铁塔?诗人写铁塔之高,其实是暗中显示自己的高度,因为他是登在其上的呀!站得高,才可望得远。所以,诗人起笔就展现了自己的宏图壮志。

第二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你看,诗人不说他登上高塔之所见,却写他想象中的景物。他兴奋地告诉读者,当时在高塔上,他耳边听到的是雄鸡报晓的声音,眼前出现的是满天红霞、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这岂不是在向读者展示他那朝气蓬勃而又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广阔胸怀吗?

第三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你看,他仍然不写当时看到了什么,只是说“浮云”挡不住他的视线。这就是艺术所在,这就是诗人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他好像说:“我登上高塔想象到了鸡鸣与旭日东升,如果你们登上高塔,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至于诗中的“不畏”的深刻内涵与“浮云”的隐含意义,这里也暂不分析,先留给读者思考吧。

第四句是“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紧接第三句,似乎只是写“浮云”挡不住视线的原因:因为人站在高处,所以“浮云”无可奈何。但细细一想,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身在最高层”一句,不仅告诉读者,诗人登上了飞来峰的最高一层,不像某些人登山往往半途而废。这不仅实写了诗人登峰的高度,而且表现了诗人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清代林则徐语)的魄力与意志。

其次,试着分析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艺术。

1.善于运用借喻的手法。

诗中的“浮云”“望眼”“最高层”都是喻体,其本体如下:“浮云”的本体是阻挡贤德之人前进的奸邪小人,“望眼”的本体是诗人的远大目光,“最高层”的本体是诗人能够高瞻远瞩的凭借。诗人所用借喻的手法,其实就是一种“隐身术”,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笔法相同。

2.实写与虚写相结合。

诗的前两句“飞来峰上千寻塔”与“闻说鸡鸣见日升”,都是写景。但写法有所不同:第一句虽然是夸张,可它是写诗人实实在在登上飞来峰的感觉呀!可第二句写的则并非当时所见,而是诗人登塔后的一种虚幻想象。这样一虚一实,就使读者既体会到山峰之高,更感受到诗人登上高塔时的愉快与自豪的情感。

3.巧用典故,却不露痕迹。

这里仅举一例略加说明。第三句的“浮云”二字,恐怕就与李白的诗有关系。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有这样的句子:“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王安石反其意而用之:李白见到“浮云”,是“愁”;而王安石见到“浮云”,却是“不畏”。

其实,就是“鸡鸣”与“最高层”也是用了典的;这里不赘。最重要的是,诗人的妙笔在于用了典,读者却未必看得出,而这对显示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毫无影响。

最后,还想提醒读者:一是人们重视王安石,除了因为他搞了变法,还在于在一片反对声中,他对自己主张的坚守。二是王安石的诗文,其思想永远是乐观的,没有发现哪一首诗能看到他的气馁与哀怨。他的《元日》展现的是温暖千家万户的“曈曈”红日,他的《泊船瓜洲》期待的是照他还乡的那轮“明月”。三是他一生廉洁,接近百姓而又为百姓着想,其思其想与其言其行,正可用范仲淹的话来形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淑章)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