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被80后继承的“故乡写作”

《山河都记得》

徐海蛟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河都记得》是80后作家徐海蛟的新书。

这是一本故乡之书。“故乡写作”这个主题,由小说向非虚构偏移,出现了大量的刷屏文章,也出版了不少种纸质书,作者以70后为主。在徐海蛟的书里,能看到亲情、乡愁的延伸,80后或是最后一代有故乡情结的人——这个说法由这本书得到了验证。

这是一本献给父亲的书。在扉页上,作者郑重写下了“献给亲爱的父亲,徐根福医生”这样一行字。书以《父亲》开篇,以《万物带来你的消息》收尾。在中间大部分篇章当中,哪怕在写别人,文字之间依然有父亲的身影。于是“山河”在本书里,既是故乡景物的象征,也是父亲的形象符号,在故乡与父亲共同构成的巍峨当中,背后的“山河”黯淡成一幅水墨画;一名柔弱的乡村少年逐渐长大成人,成为这画面里的一抹亮色。

在徐海蛟笔下,父亲没有太高的文化,但却具备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风范。他自学成才成为乡村医生,用医术也用仁心给周边父老乡亲带来关怀与温暖。当然作者也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分析了父亲为何乐于奉献——他满足于走出家门被人尊称一声“徐医生”。

《父亲》一文中,徐根福医生一时口快夸下海口,对一个身体孱弱的孩子的父亲说,如果把孩子放在他家,不出一年就能还他一个强壮、健康的儿子,谁知对方当了真,于是徐家便莫名其妙又多了一个“儿子”。徐根福医生也没有食言,一年之后果然把一棵“病秧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这样的故事读来让人莞尔,也让人感动。

父亲的示范力量,在孩子心目中刻下深深的印痕。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让徐海蛟觉得幸福也觉得痛苦。尤其在父亲因为一场车祸不幸去世之后,徐海蛟开始感触到父亲留下的“精神遗产”的重量,在此后人生的不同阶段,他开始用“假若父亲在场”的形式,写下父亲缺席之后的种种遗憾。

许多作家的童年,都伴随着父亲的去世而结束,但同时另外一个敏感的、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文学世界却被打开,自此走上创作之路。“你是我无影无踪的父亲,你是我无处不在的父亲”,在徐海蛟的文学创作当中,父亲不仅仅是一个身份,而成为一种强大的审美与价值观。

《山河都记得》的写作是细密的,记忆并没有像开闸的河水一样汹涌直下,而是如涓涓细流,通过作者笔端缓缓流出。除了写父亲、母亲、叔叔等亲人的故事之外,全书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记录下一个处在童年期、少年期的孩子的真实心理:比如倔强地在各种表格的父亲一栏中填写上父亲的名字,假装父亲依然在世;比如对一双旅游鞋的渴望,因为价格的原因,最终没能从小叔那里得到一双心仪的鞋子,其内心的曲折变化,被写得令人微笑也令人叹息;等待笔友来信的时刻,也写尽了一名纯真少年的懵懂情感。

原以为,80后这一代是没有穷苦与饥饿记忆的,但这也是就整体而言,单从徐海蛟的描述来看,起码包括他在内还有不少人的童年时代,贫困依然如影随形。由此不难看出,徐海蛟的写作,是延续着莫言、陈忠实、路遥等从事“故乡写作”这一代作家的风格走下来的。徐海蛟文字里的命运感,也是从父兄辈那里继承过来的。如果说有区别,那区别就在于,徐海蛟的文字在凝重的同时,还有一种灵动的成分在。这种灵动,是80后作家特有的感性特质,为同时代读者提供了一种亲近的可能。

最年轻的80后,也到了而立之年,到了承担起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重要时刻。作为已经中年或者正在进入中年的一代人,他们在读什么、想什么,也逐渐模糊了。徐海蛟的这本《山河都记得》,或可唤醒他们不少的童年回忆,尤其是乡村出身的人,会从书里读到自己的来处,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忧愁——请相信,这种忧愁不是因为各种压力所带来的焦虑,而是沉浸于往事与文学之中的一种恬淡的情绪。(韩浩月)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