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高校刮起学习民族传统手工艺风潮

学生自制了许多便于雕刻的工具

皮画制作

学生自制马磴

学生制作的成品工艺精良

教师传授

民族手工艺品

敲打铜条,给其塑形

雕刻花纹

说起我区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大都是有着传承人。传承人或打小开始接触这门手艺,或半路出家专攻手艺,逐步将其学以致用,把民族文化通过工艺的形式发扬光大。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传承人老龄化的局面让民族传统手工艺“后继无人”。这其中原因有二,其一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少有家长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自小专攻学习手工艺制作;其二是因手艺难学、耗时长等性质让大学毕业的人才望而却步。对此,我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瑰宝难以传承,手工艺人才便也越来越少。

然而,随着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我区再次刮起了学习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风潮。且作为民族高校,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从2008年起,成为我区首家且唯一一家相继开设民族传统皮具制作专业、民族金属制作专业、民族传统服饰设计制作专业。不仅聘请专业的传承人作为专业导师,还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更是确保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后继有人”。

11月13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在该校了解到,因为精品培养,所以以上谈及的几大专业的每年招生人数仅有5到10余人不等,在学校期间,这些学生将跟随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或专业教师进行多年的专业学习,主要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创作的能力。

古朴的皮革,闪烁的银子,在当代大学生的手下展示更多现代元素。目前,已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之高,各盟市的民族传统工作室、研究室等均争相力抢。与此同时,个人创业率也较高。总之,这一届届的毕业生已成为我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中流砥柱,正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我区的民族传统灿烂文化。(记者许婷)

[责任编辑:靳敏]

版权声明

一、凡注明来源为"正北方网"、"北方新报"、"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内蒙古正北方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二、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正北方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三、转载声明:本网转载稿件有些作者不明,请相关版权单位或个人持有效证明速与本网联系,以便发放稿费。

正北方网联系方式:电话:0471-6651113 | E-mail:northnews@126.com

今日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