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三座召庙的牌楼

呼和浩特市的旧城是归化古城,明隆庆六年(1572年)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所建,明廷赐名归化城。清朝年间鼓励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以利于皇朝的统治和疆土的统一,归化城一时兴起建寺高潮,面积并不大的归化城竟然是召庙林立、星罗棋布,坊间说归化城是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故归化城又有召城之称。呼市民俗专家曹建成先生经过多年考证和研究,不仅把七大召、八小召和七十二个免名召的寺名、建寺时间、隶属关系和具体庙址搞清楚了,而且把众多已经毁圯的召庙的原因,如自然的、战乱的、人为的基本情况也搞清楚了,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呼市召庙的兴衰提供了宝贵资料。

大召、席力图召和小召都属七大召之列,这三个召庙都建有牌楼,这在呼市众多的召庙中是少有的。据考证,牌楼这一中国特有的传统古建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了,它是一种高大的有柱门型构筑物,最初是用于旌表节孝的纪念物,后在园林、宫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牌楼和牌坊相似,但牌坊无“楼”的构造,无楼的斗拱和屋顶。呼市这三个召的牌楼都是典型的牌楼,且各有特色。

席力图召,因四世达赖喇嘛的老师第一世席力图活佛长期主持该寺而得名,建于明隆庆和万历年间。据资料介绍,土默特部阿拉坦汗死后其子僧格都楞继位,效仿乃父的做法,决定迎请达赖三世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作法,于1582年为达赖三世修建了一座寺庙即席力图召。该寺庙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和光绪年间曾不断扩建修缮,遂成为归化城规模最大的喇嘛教寺庙。寺庙汉名为延寿寺,是康熙帝所赐。席力图召山门前的牌楼,推断应在扩建时建造,但具体年份不详。牌楼为四柱三间型,二层三楼,中楼略高左右两楼稍低,上覆黄琉璃瓦。四根立柱为红色木柱,下部为石抱木,用铁条紧箍,每根立柱前后均有斜撑木支撑。整个牌楼朴实无华,与寺庙融为一体,同时也更加烘托出整个寺庙的庄严神圣。

小召汉名崇福寺,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一1627),稍晚于席力图召。相传为阿拉坦汗孙子俄木布主持修建,之所以称为小召,一是因大召为乃祖父所建,因“辈份”关系只能称小,二是其初建时规模确实不大。但在归化城中小召不仅名列七大召中,而且其规模和地位越来越大,香火日盛。小召的牌楼一说兴建于清乾隆51年(1787年)即康熙巡视归化城并驻跸小召后的九十多年。另有文章称它建造于雍正年间(1723一1735),为庆贺小召扩建三十周年由归化城众商户捐资修建的。具体时间虽难确定,但先有小召后有牌楼则是确定无疑的,它是小召的附属建筑物,又是小召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召牌楼是一座大鹏展翅般造型的古牌楼建筑,四柱三间,通高约十米,宽则十米有余。其顶部是宫殿式风格,上覆绿色琉璃瓦,下面是一排排一层层翎毛状斗拱,参差错落。顶层高矗如大鹏头部昂然挺立,下层两楼如大鹏展开的双翼,整个造型如同一只大鹏鸟从天而降,有种飞动飘逸的艺术美,令许多人为之倾倒、为之叫绝!牌楼下面是四根立柱,每根立柱下面都是石抱木,并以铁条包箍以固定支柱并平衡牌楼之稳定,每根立柱南北两侧分别有两根撑木,使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形成四柱三间三楼之格局。小召牌楼设计精巧别致,无富丽堂皇之意,有楚楚动人之感,用巧夺天工比喻也不过份。

大召是归化城建造最早、现存规模最大的喇嘛召庙。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明朝赐名“弘慈寿”,清朝又改为“无量寺”,由土默特首领阿拉坦汗主持兴建。大召是一座汉藏合璧式建筑风格的寺庙,规模宏大,寺中的银佛、龙雕和壁画堪称世之珍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又拨专款对大召进行恢复修建,1986年修复工程竣工,如今的大召金碧辉煌、雄浑庄严,不仅成为呼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而且成为国内外游客首选的旅游景点。

大召山门前的广场上矗立一座高大宏伟的建筑物,这就是大召牌楼。大召寺原来建没建牌楼有待考证,现在的牌楼是寺庙修缮完工后的1997年,在几位市、局级离退休老领导的大力倡导下,市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政府组织拆除了一些危建临建,扩建了大召广场,并在山门前修建的。牌楼高约十米、宽约十八米,为四柱三间七楼木质结构,是几座召庙牌楼中最宏大最气派的。此牌楼依古建规格为虎殿顶、三重檐,飞檐翘角、五跳斗拱,顶覆黄琉璃瓦,檐角饰风铃。正中匾额镌刻“佛照青城”四个大字。四根红柱下均石抱木加铁箍,两侧外门洞各有一石碑,整个牌楼气势宏伟、富丽堂皇。近年来大召广场东入口处又修建了一座牌楼,甚为高大,也是四柱三间式,但立柱无石抱柱,也无前后支撑木,据说非木质结构。楼中匾额上书有“灵泉泻玉”四个繁体草书大字,为“九边第一泉”的玉泉井增补了几分神奇色彩。

如果把小召牌楼比喻为一位俊秀灵巧的婷婷少女的话,那席力图牌楼就像一位端庄秀美的少妇,而大召牌楼就是一位雍荣华丽的贵妇——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也是不妥的!她们各是各,各有自己独特的风姿和魅力,这才共同形成了归化城丰富多彩的召庙牌楼文化。

[责任编辑: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