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白居易《问刘十九》赏析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首先,作者白居易,我们在讲《赋得古原草送别》与《忆江南》时就介绍过了,这里只说说关于白居易写诗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选自宋代彭乘写的文言轶事《墨客挥犀》。文章里说: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次做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们听,如果她们听不懂,白居易就反复修改,直到她们听后拍手叫好,才算定稿。这是为什么?

一是诗文写出来就是给大家看的;既然如此,就得写大家能懂而又喜欢的语言。二是写诗文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想让更多的人分享、欣赏或评论;既然如此,那就应该写更多人之所想,写更多人之所懂。其实,这就是白居易写诗写文的出发点。具体地说,就是虚心求教于民众,就是希望得到民众的共鸣,就是尽量反映广大民众的心声。这一点,从他写的《卖炭翁》《重赋》《观刈麦》等诗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要讲的《问刘十九》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的作品。这首诗写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幽默有趣,充满了人情味。

这首诗共4句,仅仅20个字,却把读者领到一个虽然是冬季,但却泛着红红炉火的屋里,给人以满满的温暖。这时,诗人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好,酒的表皮上还漂浮着一层绿色的泡泡,香气扑鼻。如果你正好遇上此情此景,你这个不速之客会怎么样呢?

其次,解释部分词语。

1.刘十九:他是白居易挚友刘禹锡的堂兄,因为他在同族弟兄中排行十九,所以称作“刘十九”。而刘禹锡则排行二十八,所以,白居易称他“刘二十八”。白居易与刘十九有过交往,彼此很合得来。

2.绿蚁新醅酒:指新酿的酒。绿蚁,指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由于它的颜色微绿,细如蚁,所以称为“绿蚁”。醅(pēi),酿造。

最后,赏析这首诗。

由于这首诗明白如话,似乎无须解释,读者就会一目了然。但,由于笔者对这首诗情有独钟,所以想把自己对这首诗所蕴藏着的艺术造诣之领会,写出来供读者评论与指教。

第一点:3种颜色与3个意象融为一体。3种颜色是绿色、红色、白色,3个意象是“新醅酒”“小火炉”“天欲雪”。

这两个“三”融为一体,就使诗人的小屋温暖如春,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此情此景,尤其会使生活在北方或到过北方的人们浮想联翩,幻想与诗人共饮一杯!

第二点:现实景物与想象中的景物相映成趣。诗人描写的现实景物是“绿蚁新醅酒”与“红泥小火炉”,而想象中的景物则是“晚来天欲雪”。这两种景物既是相互对比,又是互相映衬:对比,是指屋内温暖而屋外寒冷;映衬,是说正是由于寒冷,才显现出火炉的可爱,也正是因为温暖,才反衬出晚雪带来的诗意。而这也正是诗人请朋友刘十九共饮一杯的由头。

第三点:字字含情。

这样说似乎有点夸张,但读者只要细细品味诗人所选之字,就可能与我有同样的感受。如,“新”字,那意思岂不是说:这酒是刚刚酿出的,专等你来尝新呢!再如,“小”字,那意思岂不是说:我的精致的用红泥制成的“火炉”小巧可爱,用它温出来的新酒,那味道你可品味过?还如,“欲”字,诗人分明是在催促他的朋友:看样子马上下雪了,还不快点来?期盼朋友速来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其余,请读者体会。

第四点: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我这8个字是评价这首诗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的。

1.“能饮一杯无”是全诗的亮点。如前所述,前三句都是写景(现实之景与想象之景),而“能饮一杯无”是唯一的抒情句。如果说前者是铺垫,后者就是诗人的心声;如果说前者是画龙,后者就是点睛。因为前三句竭力渲染酒之纯美,夸赞火炉之别致,描写晚雪之降临,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引诱朋友的馋虫。

2.“能饮一杯无”用的是疑问句,而不是祈使句,其好处不仅使人物栩栩如生,而且显现出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果用祈使句写,那可能是“请君饮一壶”或“陪我喝杯酒”之类。这样写不仅索然无味,而且丝毫看不出人物之间的关系来。而当“能饮一杯无”这个疑问句出现在末尾时,诗中刹那间跃出关系非常亲近的两个人物:一个是诗人,一个是刘十九。你听,诗人在问:十九呀,我这里一切都准备好了,眼看就要下雪了,你闻到我家新酒的香味未?你能不能陪我喝一杯呀?能,你就快点来;不能,你也回个话。

3.“能饮一杯无”这是诗人在问刘十九,读者当然想知道刘十九的回答,甚至都想知道回答之后的情景。可诗人写完这句却戛然而止。这正是白居易的神来之笔,他是有意为众多读者创造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演奏出一种“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曲调。诗人好像在告诉读者:我的诗只能写到这里了,我的邀请也只能如此表达了。至于后面情况如何,以及怎样表达这种情况,这一切就有劳诸君赐教了!

通览全诗,言简情长。而这种情不只是独钟于刘十九的,从某种意义来看,更是倾心于所有读者的。他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又以这种灵感引发读者的共鸣。这恐怕就是白居易诗歌过人之处吧?(文/李淑章)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