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重庆方言中的中国智慧

强雯在书的扉页手写了一句话“重庆方言中的中国智慧”,这句话我很喜欢。

来说说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或者文化价值。

《重庆人绝不拉稀摆带》这本书写重庆的方言。方言拥有强劲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方言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它给创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对汉语规范表达方式造成了冲击,给创作者提出一大难题。强雯长于写小说,小说语言极好,我想她写这本重庆方言,是她对语言的一种敬意。与此同时,也让她接触到更广阔的生活,即广阔的底层,广阔的民间。

在这本散文中,每个方言都可见人物,有人物自然就有性格。一个个重庆人的生活日常跃然纸上,重庆人的秉性、气质跃然纸上。实现了重庆人日常生活中的、多元的审美大众化,使人会心叫绝。文学始终存在于人类的情感表现需求,强雯为重庆人火热的生活书写,有一种极强的文化担当情怀。所以我觉得此书很有意思,很有意义。

那么静下来想,这场方言“狂欢”究竟是为读者提供了真正的审美享受,还是仅仅在出版运作下实现审美消费的“乌托邦”?如果说我们惯常用崇高来界定美,那么对应该书我们又如何去定义崇高、定义美呢?尤其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当文学的平民视角已成为如强雯这本书这样一种事实,文学的形象也由原来的崇高逐渐转化为平凡的甚至是渺小的人生,之前所维护的崇高审美是否可以一如既往展示出崇高的价值,还能给人以美的启迪? 我们读这本书可以得见,这里不再是单一崇拜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英雄形象当然不是高大全形象),而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操着浓重的重庆方言的平民,崇高审美已然转化为平凡平实的审美。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大众化是把双刃剑,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美的内涵和美的形式,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的崇高性。而读这本书,我们并非只有一时之乐的快感享受,并非一味地沉沦于日常生活的琐碎,经强雯的兼顾、调和,以及不俗的文学表现的道法,其中对审美的追求,强雯实现了选择自我价值的一条创作途径的尝试。她遵循创作的基本规律,使此书未失文学的美感与尊严,文学的崇高感亦依然未减。

创作要有生活的底蕴,要有文化的血脉。强雯完成了一次对地域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敬意,完成了一次为重庆人代言为重庆人正名的散文实践。(刘阳)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