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折杨柳歌辞(北朝)(二首)

 

其一

遥看孟津河,

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

不解汉儿歌。

其二

健儿须快马,

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

然后别雄雌。

先讲讲关于折柳这个词。

折柳送别,这种文化源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其习俗恐怕源于汉代,而且应在民间。因为汉代前未见杨柳入诗表示送别的记载。有人考证,说是六朝时不知谁写的《三辅黄图·桥》中有这样的话:“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于是不少人觉得,这也许就是“折柳”这个词的来源。但,这个词最早进入文学作品,应在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之中。

我们现在要讲的《折杨柳歌辞》,原来是有曲调的,可唱,属于当时的横吹曲,唱时有鼓角相配。《折杨柳歌辞》共5首,内容相连贯,主要为出征之人临行时与亲人相互赠答之词。后来,折杨柳渐渐成为古人送别的习俗,送者、行者往往折柳以为留念。到了唐代,大多文人都有折柳诗词留传下来。

这里要讲的是《折杨柳歌辞》中的第四首与第五首。这应是当时少数民族的诗歌,充分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豪壮的性格。特别是第五首,读者好像看到了北国健儿骑马奔驰于草原上的雄姿。

现在解释几个诗中的词语:1.孟津河,指孟津处的黄河;孟津,地名,在河南孟县南。2.郁,树木茂密的样子。3.婆娑(pó suō),盘旋舞动,这里指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4.虏家儿,指胡儿,古代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之贬称。5.跸跋(bìbá),快马飞奔时马蹄击地声。6.黄尘,指快马奔跑时扬起的尘土。7.别雄雌,意思是分高低,决胜负。

最后,欣赏这两首诗。

第四首诗写出征之人行前所见所想,在写作艺术上至少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用词很讲究。

1.“遥看”用得好。遥看,是远远地瞭望。为什么要远远地瞭望呢?这说明征人现在不在孟津河,而在离那里很远的边疆。现在要出征了,再看看那里的景物吧,这也许就是最后一次了。诗人什么都没说,只“遥看”一词就胜过千言万语!

 

2.“婆娑”用得好。婆娑,诗里是形容杨柳随风摇曳的样子。这就告诉读者,征人是多么留恋他们的亲人啊!而亲人对征人又是何等地依依不舍啊!而现在无论那杨柳如何婆娑美好,他们都无法欣赏了!这是一种怎样的遗憾与无奈呀!

第二个特点是用对比的手法寄托丰富的情感。

1.从“我是虏家儿”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是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而“虏家儿”对“杨柳郁婆娑”的景物倍感亲切这一情节,一方面,暗示作者可能来中原不久;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与“汉儿”能够和睦相处了。二者相比,情景全出。

2.“不解汉儿歌”这一句组看起来好像写“虏家儿”与“汉儿”有点距离或隔阂。可你如果联系当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相处之随随便便,说话之口无遮拦,你就会感悟到“不解汉儿歌”这句诗的丰富内涵了。

我们可以想见,在出征前夕,征人与送行之人在边疆的某个场地尽情欢乐,“虏家儿”和“汉儿”全都开怀而饮,载歌载舞,各显其能。此时此刻最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假设此时一位“汉儿”唱了一首自己认为得意的歌,唱罢,等着在座的“点赞”;而这时本是“虏家儿”的作者已是醉意浓浓之时,而歌者偏偏要他评论一番,于是,他边笑边随口说道:我是“虏家儿”,你唱了些什么,本人我压根儿没听懂!

你说,这两句诗作者不又是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虏家儿”与“汉儿”是亲密的战友,是生死相依的弟兄吗?

所以,如果硬要概括这首诗的主旨,那我只能说:它写出那个时代北方少数民族豪爽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与汉族并肩作战之时所表现出的真挚情谊。

第五首诗写一场激烈的赛马场景,在写作上我们看到它有3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用了回环的修辞手法。

这种手法如果运用不好,往往让人有矫揉造作之感,而这首却运用得自自然然,浑然天成。

你看,“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这两句:第一句以“健儿”开头,以“快马”结尾;而第二句则以“快马”开头,又回到第一句,以“健儿”结尾。而作者所以这样写,并非刻意玩弄什么回环的写作技巧,而是用通俗的语言揭示了“健儿”与“快马”之间相互依存、难舍难离的亲密关系。

第二个特点是,在“炼字”下了功夫。

你看,第一句用“须”,是为了说明“健儿”离不开“快马”;而第二句用“须”,则是突出“快马”也离不开“健儿”。作者对“健儿”与“快马”同样看待,绝不是忽略了人的重要性,恰恰相反,他如此强调马的作用,正是告诉读者,如果没有人对马的真挚爱恋,马是决不会竭力飞奔的。于是,一幅“健儿”与“快马”动人的爱情画面便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至于为什么用“健”写人,用“快”写马,恕不赘述。

第三个特点是,善于在写景的同时,发表议论,引人想象。

诗的最后两句是“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跸跋黄尘”是写景,意在展示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赛马场面;“然后别雄雌”,分明是作者出面告诉读者:无数的“健儿”驾驭着无数的“快马”在竭力地奔驰着,而究竟谁是胜利者,那就看谁最先到达终点;而“然后别雄雌”这句诗,又能打开读者想象的闸门,使他们似乎在非常广阔的处所欣赏一场赛马奇观,而且等待着全场轰雷般地为最后胜利者欢呼的那一刻!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