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一次光荣的任务

通辽市粮食功能区玉米大田。 记者 郭洪申 摄

1962年1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文章,赞扬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

去通辽采访,一篇55年前的报道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1962年1月2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消息和社论,报道并赞扬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即现在的通辽市)对国家和全国人民作出的贡献:当年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该盟产粮6.5亿公斤,上交7亿多斤公粮,为全国近7亿人口每人提供了1斤多粮食。“内蒙古粮仓”的美誉从此在全国流传开来。

“内蒙古粮仓——哲里木盟的各族人民向国家交售粮食又作出重大贡献。哲里木盟各族社员,在去年11月29日提前完成国家征购粮食六亿四千万斤的光荣任务后,进一步发扬了高度的爱国热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又多卖余粮六千零三十一万斤。”《人民日报》在题为《哲里木慨然担起丰收区光荣任务》的消息开头这样写道。

“哲里木盟在完成国家任务之后,各族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从全国人民利益出发,继续出卖余粮,截至去年年底,全盟出卖的余粮连同上次完成粮食交售任务算在一起,已经远远突破国家的指标,共计7亿多斤。这是多么鼓舞人心的事情。”《人民日报》社论《哲里木盟的新贡献》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1961年,哲里木盟创造了解放以后交售粮食的新纪录:交售给国家的粮食达7亿多斤,这个数字比国家规定的任务多9.42%,比前8年平均交售数量增加了27%,如按人口计算,全盟平均每个从事农业的人口向国家提供了2454斤商品粮。

为什么哲里木盟的农业生产能够连年增产?为什么这个地区对国家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这还得从那段历史讲起。

据历史记载,哲里木盟有些地区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种植谷物,但长期以来,农业技术停滞不前,农民只种少量漫撒籽地,农业产量很低,人民主要依靠经营牧业为生。到20世纪初期,已经没落的蒙古族封建王公,为了维持穷奢极欲的生活,大量出卖“王荒”。地主、商人勾结官僚军阀,趁机买下大片土地,并招揽贫苦农民为他们垦荒。西辽河和新开河一带从此出现大片农田。

由于盲目垦荒,科尔沁草原的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前的几十年间,哲里木盟有大片耕地被撂荒,许多撂荒地因植被破坏而变成沙丘。西辽河和新开河虽然水量充足,但由于含沙量多,河床高出地面,年年决堤成灾。封建军阀、王公贵族、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掠夺,加上河流泛滥、风沙干旱、疾病流行,成为当地的“四大害”,使全盟农业和牧业十分萧条。当时草原上到处都是破烂不堪的奴隶屯和耪青雇农的窝棚,人民贫困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解放后,哲里木盟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多种多收、高产多收同时并举和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并与自然灾害展开了顽强的斗争。特别是1958年以来,西辽河经过初步治理,两岸开通了很多引水渠道,丘陵区又修了200多座中小型水库,让哲里木盟地区从此结束了农业生产没有水利设施和洪水泛滥成灾的历史。再加上农村营造了一些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大大减轻了风沙灾害,使当年的许多沙丘、秃岭变成树木成荫、绿苗覆盖的新农田。

所有这些,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影响,使得哲里木盟逐渐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个新的重要产粮区。1958年以来,哲里木盟每年平均生产的粮食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4.6%,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了一倍。1961年的收成比1960年增产了20%以上。

“哲里木盟的农业丰收和粮食交售任务的胜利完成,是和当地各民族人民的高度政治觉悟分不开的,这同时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和各民族大团结的结果。”《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了更深刻的原因。

1961年,哲里木盟受到长达百日的干旱,春旱面积多达350万亩。六七月,庄稼拔节盛长期,需要大量水分,天气仍然干旱,出现了河水断流、井水下降的严重局面。这时,国家调拨了7000台水车和大批排灌机械,开放了水库,帮助农民浇地249万多亩。同时,国家还派来飞机进行人工降雨,因而有效缓和了旱情。可到8月份各种农作物正在灌浆结粒时,高粱、玉米、谷子地里却发生了夜盗虫、蚜虫等虫害。面对这一情况,国家及时调运来1195吨杀虫药,派飞机播撒农药,并组织了大批干部和城市居民帮助农民用人工的方式捕灭虫灾。经过上下努力,104万亩农田保住了。

哲里木盟各族人民对于国家和工业部门对他们的支援有着深刻的感受,慨然担负起丰收地区的光荣责任,很多地区从庄稼一开始收获就掀起了向国家交售公粮的热潮。

《人民日报》记录了当时感人的一幕:开鲁县小街基公社兴隆镇大队贫农出身的老社员、共产党员刘万里含着眼泪叙述了解放前开鲁县遭到大旱,他家四处流亡、挨饿受冻的情形;又谈到解放后1951年全县又逢大旱,同样没有什么收成,但是人民政府给全村发来了救济粮,全村没有饿着一个人。他说:“我们丰收后,多卖些粮食让灾区同胞吃好,就能更快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大队管委会主任陈鸿儒说:“公社成立后,国家在我们村子附近修了水库,使全队8300亩耕地有6000多亩能够灌溉,根本改变了十年九旱的老样子,农牧业连年增产。今年打粮158万斤,超产47%,首先应该归功于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帮助。我们现在应该多出一把力。”

“哲里木盟各族人民在交售粮食的时候,不仅看到本地区、本民族的需要,还看到了灾区、城市、整个民族大家庭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慨然地承担起丰收地区的光荣任务,积极地把余粮卖给国家。这种爱国主义的行动,生动地说明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团结和相互支持。”《人民日报》社论评价道。

从1961年以来,哲里木盟连续3年战胜自然灾害,连续5年获得好的收成。196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再次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以长篇通栏文章,报道了哲里木盟战胜自然灾害、连年夺取农业大丰收的成就和经验。

1965年,哲里木盟的气候条件可以说是解放以来最坏的一年。全盟95%的地区(其中包括全部产粮区)发生了严重干旱。从1964年秋到1965年7月中旬,当地的雨雪量是有历史纪录以来最少的,大旱足足持续了300天。群众说:“往年旱,还有小雨,今年旱得实,土地干得深。”1943年日寇占领时期,哲里木盟适逢大旱,当时赤地万里,逃荒者络绎于途,死人累累。1965年又遇大旱,但却是旱年无旱灾,比特大丰收的1961年还多收了几千万斤。

解放初期,哲里木盟没有水利设施,种地也没有用水的习惯。从1958年以来,每年平均增加水浇地二三十万亩。1965年一年就扩大灌溉面积一百五六十万亩。

就这样,哲里木盟逐步建设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粮仓和全国闻名的商品粮食基地。全盟的粮食产量1961年为75.6万吨,是1949年的2.1倍;1983年为133.4万吨,是1949年的3.7倍;1998年为379.5万吨,比1949年增长9.7倍,平均每年递增19.7%。

盛夏6月,行走在通辽市的乡间,一眼望不到头的耕地上,白墙红顶的灌溉井泵房整齐地排列着,秧苗正在茁壮成长,到处是让人欣喜的绿色。如今,通辽市是全国产粮第二大地级市,粮食年产量稳定维持在120亿斤以上,并探索出了一条科技高产、生态节水、循环发展的现代农牧业之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记者  陈玉文  刘江  郭洪申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