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第一次看宽银幕电影

从呼和浩特新城西门(阜安门)旧址过了南面的柏油路,就是金天帝广场,本世纪初拆除的“内蒙古电影宫”,当年就坐落在这里。它建于1957年,堪称是当时最壮观设备最完善的电影院。1960年临近春节,电影宫在门前搭起一个很高的彩色方形立柱,顶端插着红旗,自上而下的红条幅上写着“庆祝我区首次上映宽银幕电影”。这一喜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青城,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在这之前,人们只能看到普通银幕的黑白电影,偶尔能看一部彩色片就欣喜不已了,至于宽银幕电影,只是听其名而已。有机会能开眼界,怎不令人喜出望外?况且,当时正值严重困难时期,人们食不果腹,文化生活也很单调,没有电视,有收音机的人家也寥寥无几,倘若领略一下宽银幕电影的艺术,对腹中的欠缺和精神生活也是一个弥补吧。

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电影宫买票,然而最初好几周的电影票都被机关团体和工厂学校包场领走了,零散人员想买到票就只能等到包场的高潮过去以后再说了。

那时我父亲在内蒙古财政厅工作,他们单位包到了1960年正月初三下午3点的电影,每个职工都给家属买了票。我家6口人,奶奶双目失明自然除外,3岁的妹妹不用买票,只是不能占影院的座位,因而父亲买了4张票,每张票价5角钱,虽说当时全家人只靠父亲70元的月工资生活,然而为了看新奇见世面,花上两元钱也就在所不惜了。

电影票是父亲在年除夕上午拿回来的,我和弟弟眼巴巴地盼着正月初三快点来到,连燃放鞭炮仿佛都失去了兴趣。这天终于到了,下午两点过后,父母和我们兄妹3人就来到了电影宫门前,上一场清场后人们心急火燎地进了影院,只见宽银幕把整个舞台都占满了,大约比普通银幕宽两倍还多,我想,坐在最前面的观众恐怕眼神不够用的,顾了看右边的人物,就顾不上看左边的画面了吧?我家的4张票都是18排靠中间的,最理想不过了。

电影院的电铃响过后,观众先是一阵欢呼,接着又是一片沉静,电影终于开演了。随着优美悦耳的音乐,银幕上出现了片名《风从东方来》。这是在1958年由前苏联一家电影制片厂和我国长春电影制片厂合拍的中苏第一部宽银幕彩色故事片(据说还合拍了一部同名的普通银幕影片),从编剧制片主任到导演剪辑等剧务工作,都是由两个人负责,中苏各一人。影片描述的是在中国某地建设一座水电站的过程中,和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感人故事。负责这项工程的工段主任王德民在30多年前,曾带着父亲和许多中国人在苏联做工,一天他们遭到了白匪的袭击,杀死了他的父亲和很多工友,在这极其危难之时苏联红军歼灭了白匪解救了他们,因此王德民结识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具体名字我忘记了),并且加入了红军队伍一起并肩作战。后来两人担任了列宁的警卫,受到了列宁的教诲,向他们讲述了革命道理,指出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方向。这次来中国帮助建设水电站的苏联专家,其中一个竟是当年王德民结识的那个苏联红军,两人重逢惊喜万分,又一次开始了并肩作战,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体现了中苏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每位演员的演技都过硬,尤其列宁的扮演者更是惟妙惟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影片中还穿插了一个中国男青年和苏联的一个年轻姑娘的感情故事情节。宽银幕电影的场面开阔、宏大、壮观,展现了中苏两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我国江南村庄周边的河流、田园、远处的群山竟能出现在同一个镜头上,显示了宽银幕的特好效果,观众由此大饱眼福,堪称是欢度1960年春节的一大欣喜。

那天紧挨我看这场电影的两个陌生观众,散场时议论说:“宽银幕电影就是好看,只是票价太贵。如果和窄银幕电影的票钱一样就好了。”另一个说:“其实宽银幕电影也能变成窄银幕的,放映的时候,把电影机的镜头两边用东西挡住,不就成了窄银幕的了吗?”先头的那个否定说:“那可不行,那样画面就支离破碎了,两边的景色和人物都看不见了,那些人说的话岂不成了画外音了?”对方点头认可了。

后来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又出现了更新奇的电影,1963年,我在内蒙古电影宫首次看了我国自行拍摄的宽银幕立体彩色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观众看这部电影入场时,工作人员给每位观众发一副特制的眼镜,散场时再收回。只有戴着这样的眼镜观看才有立体效果,画面上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他们打斗时,有的观众还吓得躲一下。

如今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对新式电影也不足为奇了,然而第一次看宽银幕电影的印象,还深深地记在脑海里。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