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邻居

呼和浩特旧城的“人市”现已荡然无存,从塞上老土街西行300多米就是当年“人市”原址,如今这里已被民居高楼和仿古建筑所取代。有人说:旧城“人市”解放前是卖人的地方,其实这是讹传,实际上这里从来就是出卖劳动力的地方:相当于现在桥头工找活干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你想,肯定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居住的地方。改革开放前,我们家就在这里住了40多年。这里的房屋以老旧破屋居多,就以我们家居住的一排5间土坯房来说吧,据说已经70多年了,虽然破旧,又下沉了许多,但是居然没倒——土坯墙里有木柱支撑着。这排房住着互为邻居的3户人家,每家一间半多一点,别处的居民特别是有文化的年轻人称我们这三家为“三家巷”。

“三家巷”中,西头陈大爷家最富有:陈大爷是白铁匠,手艺精湛,打水桶、火筒、浇花用的喷壶、白铁洗衣盆等等是他的拿手活。解放前陈大爷给私人干活是侍候掌柜的。解放后成立了铁木业社,是集体性质的小手工作坊,陈大爷成了工人,后来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退休在家,每月能领30多元退休费,这也是40多年前的事了。陈大娘一生没有生育,40多岁抱了一个儿子,也没念成书,就到他爹的铁木业社也当了白铁匠,一个月也能挣30多元,一家三口有60多元的收入,在穷人云集的“人市”算是上等人家了。

中间我们家是一个四口之家,父亲在旋工木器厂上班——也是一个集体性质的小手工作坊,月工资40多元,再加上母亲和我们姐弟俩放学之后闲暇时给中药厂糊些药盒,一个月也能挣20多元,在那个年代,也还能过得下去。

东头的多一妈就困难多了。常言说:生瓜籽多,穷汉儿多。多一妈一口气生了5个儿子,从老三生下后,多一妈自己就说:“哎!又生了一个吃将。”多一妈的老伴在铸锻厂——一个活重费饭的工种、每月能挣60多元,可尽管多一妈精打细算,粮食还是不够吃。特别是5个儿子都长到十几岁以后,她家吃饭总是捉襟见肘、寅吃卯粮。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虽然当时已不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样困难,但一年到头多数是玉米面、玉米渣子、钢丝面,又没有什么油水,副食更是极少,能不费饭吗?每到月底,多一妈就求爷爷告奶奶给粮站的人说好话,提前购买下月的粮食或靠我们几家邻居把少许结余的粗粮周济给她家,才不致断炊。

后来,市场有些松动了,自由市场上粮食也能买到一些了,多一妈家的粮本上才有了一点结余。当别人家把多余的粮食用来换鸡蛋、铜勺、铜火锅的时候,多一妈可舍不得。后来又风闻上级要冻结粮本上的余粮,多一妈又赶在这之前把全部余粮都买回来,共计40多袋白面、玉米面、各种杂粮,整整齐齐地堆放在她那并不宽敞的外间。

当听说粮本要取消,粮食要敞开供应时,她真是难以置信。她让陈大爷陪她去粮站反复问了几遍,才相信这是千真万确的(当时粮站还存在)。回到家中,她望着家中外间堆放的40多袋米面杂粮,真是感慨万千,眼泪夺眶而出,困扰多年的粮食饥荒终于解决了。多一妈——大字不识几个的家庭妇女忘不了苦难的过去和饥饿的日子。

现在,“三家巷”及其他邻居们多已年逾古稀,大家偶然聚会在一起的时候,常忆起当年岁月,唏嘘感叹,说什么的都有:好的坏的,满意的不满意的,但最后总体来说,人民生活毕竟提高了,而且提高很多!虽然现在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听到了祖国前进的脚步声。大家都衷心赞美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美好时光,赞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