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图拉河水奏出美妙文学音符

 

□侯彩虹

《蒙古国文学经典》,这本由照日格图翻译的蒙古国现代文学经典小说卷,带着一股浓郁的异域来风,冲击了读者的视界。

说起翻译文学,大家立刻涌现脑海的是十九、二十世纪欧美文学的名著译本,甚至包括前苏联和捷克等名作家的诸多作品,我们都耳熟能详。而我们对近在咫尺的邻国蒙古国的文学作品,却少有关注。如今,这本浸润着青年翻译家照日格图一年半心血和精力的力作,犹如环绕乌兰巴托的那条清澈的图拉河水,一路叮咚跳跃,将美妙的蒙古国文学音符送到读者的耳边。

本书按照作者的出生年代,选取了老中青15位具有代表性作家的26篇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中不乏蒙古国二十世纪初的文学巨匠之作,也有当代的新锐年轻作家的作品。照日格图在遵循文学翻译“信、达、雅”的前提下,尽力保持了作品的原貌。但翻译文学又不仅仅是做原作品的转译机,特别是在当有些形象和审美形式因不同文化经验的差异而发生断裂时,这就需要一个优秀的译者进行再创造,力争突出原有语境下词汇的文化含量,照日格图无疑做到了这一点。通读全书的作品,没有让读者感觉到语言的生硬和文化上的隔膜,尤其在翻译几位新锐年轻作家的作品时,译者又独具匠心地融入当代时下的用语,这就让读者消除了时代和地域的距离感。

蒙古国现代文学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历经人民革命、二次大战、战后恢复、政体演变和经济稳定发展期,题材涉及有关启蒙思想、爱国精神、人民革命、二次大战、牧人性格、市民习气、妇女命运、两性爱情和人生哲理等。照日格图选取的26篇作品,也正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如上的内容。《等待牺牲者》和《长子》的作者分别属于两个年代,但作品都反映了战争给牧民们带来的心灵创伤。《等待牺牲者》里的尼玛老人,听信大儿子善意的谎言,至死都坚信充军的小儿子有朝一日会凯旋故里。最后在等待的绝望中尼玛撒手人寰,临终的梦里看见“自己的小儿子从‘大鸟’上走下来,长相比以前更加俊朗,身上的制服闪着耀眼的光芒。这一辈子,老人从未如此开心。梦结束了,老人也停止了呼吸”。寥寥数语,作者勾画了尼玛老人带着自己幻想的这个美好愿望离开人世,让读者掬一捧心酸的泪水,感慨战争的无情。而在《长子》中,作者却是剖析了人物性格的对立冲突,显示了人性的弱点。战争中侥幸活下来的都嘎尔,面对昔日的情人、如今失去丈夫的策布尔懦弱得不敢提出结合的请求。在策布尔大儿子的敌意和质疑中,都嘎尔也越来越倾向于是自己没能在战争中及时营救,而使得策布尔的丈夫命丧日本人的屠刀之下这一意念里的逻辑。这个心灵的审判,让都嘎尔的精神出现恍惚和错乱,内心无休止地挣扎纠缠。面对唾手可得的幸福,他却只能冻死在距离亲人一包之隔的松林里。《长子》这个短篇留给读者的是更深层次的人性分析,是战后心理阴影人性妥协的表达。

此外,照日格图又选取了以儿童和少年的视角写作的几篇作品,如《通往天堂的发条车》《公牛犊》和《目连救母新传》,3篇作品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人世间的生活百态,让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照日格图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功底的年轻作家,他的汉语散文写作多次入选国家级刊物。但他又执着于母语蒙古语的文学创作和翻译,对于蒙古文学的翻译,他一直深爱不止,致力于想要和更多的人分享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蒙古国文学经典 小说卷》

作者: 达·纳楚克道尔基 等

译者:照日格图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郭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