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伦贝尔,只是一片草原吗?(二)

推送第一篇之后,壹读君在后台收到壹堆饭的留言:我有一个呼伦贝尔的大学同学,属于骁勇彪悍的那种类型,他说呼伦贝尔到处都是蒙古包,是真的吗?他还说自己从小骑马上学,教室也设在蒙古包,课间还要去喂马,高考还要加试射箭还摔跤,后来射箭脱靶了,和我混入了一所学校…

壹读君掐指一算,你应该被忽悠了… 如果第一次接触来自内蒙古的朋友,很多人都会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充满好奇,脑洞大开的段子手恰巧以此为梗,博君一笑。壹读君来“辟谣”,其实作为蒙古民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标志性建筑“蒙古包”,在呼伦贝尔城市当中除了饭店装修特制,并不多见。也就是说,在城市当中,几乎没有以蒙古包为住宅居住的,更不要提在蒙古包上课了。不过既然#壹堆饭#有兴趣,壹读君有问必答,就来讲讲呼伦贝尔的特色建筑。

蒙古人吉祥幸福的摇篮——蒙古包最初是为了居无定所的游牧民在迁徙时所建。从狩猎到游牧,从东胡、匈奴到女真、蒙古,草原为强大的部落文化带来野性与自由,使呼伦贝尔的历史上从不缺少厉兵秣马的勇者,而这样的生存状态更需要适应迁徙流动的居所。史记明确记载匈奴人就已住“穹庐”(蒙古包的前身),它搭建速度快、拆卸简单、装载也方便。

之所以适于建在草原,是因为游牧经济高度依赖大自然,游牧民族早就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只有优质的生态环境才能保持水清草茂、五畜兴旺,所以搭建蒙古包时一般都选择通风且离水草较近的地方。当蒙古包在某地驻扎时间过长而畜群高度集中时,为避免草地过度被损压啃食,牧民便会迁走,使这片牧草在之前牛羊粪便的肥地作用下恢复茂盛。

在蒙古族民间有一句谚语:“没有俄罗斯钉的痕迹,没有洋绳的纤条,没有土木石头的使用,纯宝的银殿,这指什么?” 在世界各地不胜枚举的住宅建筑类型中,不用土木石头、铁丝类而建成的住宅,也只有蒙古包了。草原盛产柳木,搭建蒙古包的原材料来自于草原的柳条和羊毛等。

蒙古包基本结构由陶脑(天窗)、哈那(墙)、乌尼(椽子)、包门四个骨干构件组成。

包门:通常开向东南,沿袭着蒙古族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

陶脑:蒙古包的天窗,最顶端的圆形木框。蒙古族古老传说中,天窗是太阳的化身。

乌尼: 蒙古包的椽子,用来连接墙体和天窗的柳条材质。

哈那: 蒙古包的围壁,它也是用柳条绑定而成,呈菱形,具有较好的伸缩性。

除此之外,还有用马尾巴的粗硬毛做成的围哈那的毛绳。搭建蒙古包时,要从上自下,先固定陶脑,可以把少量乌尼插入天窗,之后从门的两边逐步插乌尼。围建哈那时,从西南边开始围,将相邻的哈那口绑紧,同样也从西南边开始捆定,形成圆形底面,有效利用草地空间。

构架形成之后,就要给蒙古包“穿外套”了。木架外边要用白羊毛毡覆盖。在夏季时,蒙古包毡壁的底部可以掀开,所以包里会充满凉爽的气息。而冬季,御寒光靠羊毛毡是不够的,更要得益于蒙古包有效利用力学原理的建筑设计。

蒙古包具有圆滑流线性特点,有利于减少与风沙之间的摩擦力。雨雪多时,蒙古包所有的顶毡和围毡都是上风头压下风头,风雪可以从蒙占包的外壁滑过去。除了圆体型有效阻挡风雪的袭击之外,哈那菱形的灵活性布置也使其保持坚固的定力,有利于抵抗恶劣气候,适应北方草原的生态环境。蒙古包如此实用,而乳白色的外观与蓝天绿草完美映衬,圆满灵活的线形与笼罩四野的苍穹交相呼应,也折射出蒙古民族传统审美观念。

蒙古包的帐内布局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包门的两侧是用来悬挂主人的马鞭、弓箭、猎枪等用具的,中央部位安放火炉取暖,通常用牛粪作为燃料生火。火炉边铺着地毡,上面可以摆放矮腿的雕花木桌。孩子常常趴在木桌边听母亲讲故事,沉醉于暖意中。

“暖”在人们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当中都太重要了。#壹堆饭#们可能听说过,呼伦贝尔冬天能达到40度以上,如果说草原有蒙古包,那城市中的人又该如何生活呢?冬天的呼伦贝尔是一派粉妆玉砌的冰雪世界。你可能无法想象,车辆清一色换上雪地胎,以平均20迈缓慢溜行;女人们出入都裹着貂皮,不是炫富,只是以此抵御羽绒服也奈何不了的寒冷,冷到呼口气,眼睫毛立即毫不留情地结出冰柱。

所以这里除了每到9月下旬就开始充足供暖的普通楼房之外,壹读君还要向大家介绍一种冬暖夏凉、在呼伦贝尔常见的特色建筑——木刻楞。

这是一种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俄罗斯式房屋。17世纪中叶开始, 一些俄国人侵扰或迁徙于额尔古纳河流域从事放牧、采金活动,他们沿袭一贯的袭居住方式,在河畔建起了一座座木刻楞房屋。19世纪末, 沙俄为修筑东清铁路,俄国施工人员和大批俄国边民进入呼伦贝尔,很多人就此落地生根, 繁衍出一代一代的华俄后裔,也就是今天主要聚集在呼伦贝尔的俄罗斯族。他们定居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 沿袭了俄式造屋传统。木刻楞,也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呼伦贝尔地区别具一格的风景。

木刻楞是独门独户的院落,主体多是一栋坐北朝南的房子, 作为全家人的日常起居的场所。坐北朝南是为了争取最好的日照条件,屋檐和窗檐采用木雕花纹的线脚装饰,在阳光下更显生动。

但看上去就这么一个有棱有角的小木屋,它是如何起到保暖作用的的呢?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瞧那笔直的圆木,选材必须直径在20厘米以上,上下削平,中间夹着的是长在松树林间一种独特苔藓;不用一颗铁钉,而是把木头钻个窟窿,再用木楔加固。“刻楞”的工艺主要在垒叠房子四框。在房子墙角, 两根交插垒叠的圆木要用斧子做出可以互相咬住的牙卯。木头与木头间的咬缝要想对得工整,可是个实实在在的技术活,要对得像天生长到一起似的那般严实,水渗不进,针插不进,才能真正抵御寒冷。加之木头本身的特性,冬暖夏凉,使这古朴粗犷的木刻楞,既中看,又中用。

不仅如此,聪明的呼伦贝尔人还在传统基础上打造出了木刻楞“升级版”。早年建造木刻楞都是直接在地上垒叠圆木, 后来人们发现圆木与土壤接触容易腐烂, 影响房子的耐用性,房子还容易下陷,便开始用大多用水泥、石块砌起一个相对牢固的地基。然后将木屋与土坯墙结合,圆墙框架搭好后, 在墙外斜着钉上拇指粗的柳条,涂三遍草泥土起到防裂效果。因为柳条间留有空隙,当地人就将这种汉族泥抹技术与木刻楞结合的作品,起了个有趣的名字“蝈蝈笼子”。还有的木刻楞省略了木雕装饰,仅仅把窗框涂以白、绿或蓝色油漆,就像清新淡雅的姑娘换个妆容,也别有一番味道。

《黄帝内经· 序》曰:“凡人所居, 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 人以宅为家。居若安, 即家代昌吉;若不安, 即门族衰微。”古往今来,百姓一直把安家建宅视为关系到家族兴旺盛衰的人生大事, 呼伦贝尔的民居建筑风格各异,却都承载了各民族朴实而美好的心愿,家居安顺,喜乐温存。

(来源:壹读微信号:yiduiread、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1.《蒙古包建筑工艺与生态文化意涵》, 刘红霞

2.《呼伦贝尔俄侨考》,管秀廷

3.《内蒙古俄罗斯族木刻楞民居文化》, 李智远

4 .《中国北方俄式民居建筑木刻楞的探析》,叶芃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