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如舞如歌库伦旗

福缘寺

兴源寺

库伦旗,是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荞麦文化之乡、中国蒙医药文化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这里是清代漠南蒙古地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喇嘛旗。

这里有神秘的“三大寺”古建筑群,有闻名遐迩的蒙古族民间歌舞安代……

“三大寺”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今夏,在科尔沁草原“烟林日涨草香、麦垅风微鸟唱”时节,内蒙古文史研究馆与通辽市委统战部共同组织了“情系库伦——走进安代之乡” 送文化下乡活动。文史馆10余名馆员信足库伦,身临其境,耳闻目览,精读细品安代之乡:“采风重会库伦城,雨洗漠南如梦行。云带梵音三寺绝,花开雪色五乡名。文明交汇元无碍,民族融合自有情。随处桃源平野阔,新姿古韵眼中明。”

库伦旗位于通辽市的西南方。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在此征战游牧。这里是清朝漠南蒙古地区唯一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的喇嘛旗,自清顺治三年(1646年)建旗至1931年政教分治,历时280多年的“政教合一”体制,使藏传佛教、中原文明、北方游牧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了库伦底蕴深厚、神秘而多彩的民族文化。安代文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戏曲彩绘《打金枝》。

流传400余年的安代歌舞

据史料记载,安代流传至今已有400余年。相传,安代最早是用来医病消灾的宗教舞蹈,后来发展成为一门集歌舞、曲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民间艺术,被誉为“蒙古族第一舞”、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2006年,蒙古族安代舞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这次送文化下乡活动中,学生、农牧民、干部群众等,无不以优美、欢快、热烈的安代歌舞,跳给自己,跳给家乡,跳给先祖,跳给远方的客人。那舞动的红绸如火,那翻飞的身躯如燕,那动听的歌喉如百鸟齐鸣。唱啊,跳啊,穿越风雨,歌舞百年。一阕安代歌舞发祥于库伦,植根于群众,流传于民间,成为科尔沁草原上历史悠远、传承有序的古老文化。

在杏树洼村、早布日根塔拉嘎查、奈林塔拉嘎查和银沙湾沙漠旅游景区,我们欣赏了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布鲁、蒙古族传统曲艺和原汁原味的安代舞。内蒙古文史馆把馆藏的艺术作品赠送给农牧民。当馆员们看到农牧民精心绘制的乡土气息浓郁的画作时,赞叹不已,于是挥毫泼墨,赞颂库伦美丽乡村、风土人情和文化旅游建设成果。

据了解,目前库伦旗乡乡有业余安代舞表演队,众多嘎查村也有自己的安代舞表演队,各中小学校广泛普及了课间安代操。库伦旗制定了安代艺术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成立了安代艺术研究推广中心,举办了安代文化艺术节、安代学术研讨会等。库伦街道草根文化艺术团赴韩国参加“多彩秋韵第二届中老年才艺展演”,他们表演的原生态安代舞,获得了三项大奖。近几年,库伦旗乌兰牧骑深入推进科尔沁蒙古剧、安代文化等的挖掘研究和传承,编创演出了《天地安代》《吉祥库伦》《岩舞印迹》《激情安代》《火红安代》《说唱安代》《欢乐安代》等。

库伦旗近年出版了《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安代研究四十年》《安代文化研究集成》《安代词曲集成》《安代传承与研究》《安代之乡——库伦旗历史文化概要》等20余本专著及大型画册《中国安代艺术之乡——库伦》,还挖掘整理了72首安代曲目、1500多段安代唱词。

库伦旗把安代艺术文化元素融入城建之中,修建了全国唯一一座安代博物馆,建设了集安代舞表演、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安代广场,并将安代元素应用到库伦印象景观大道、廉政文化广场、生态公园。

象教寺一扇小窗周围坚硬的砖墙上有很多粗如手指、深浅不一的小洞。

“三大寺”中的戏曲彩绘

在库伦旗众多的文物古迹中, “三大寺”最为著名。“三大寺”是福缘寺、兴源寺、象教寺的总称,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现存古建筑群面积5.9万平方米。福缘寺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兴源寺建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赐名,并赐蒙、汉、藏三种文字匾额。象教寺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三大寺”以中原建筑风格为主,多为硬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适当揉进藏传寺庙的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寺内壁画、砖雕和蒙文对联,被誉为三大镇寺之宝。2006年,国务院公布库伦旗“三大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库伦旗旅游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三大寺”紧密相连,功能各具,当时的兴源寺为宗教中心,象教寺为行政中心,而福缘寺则是后勤服务中心。

几百年的“政教合一”体制,造就了库伦旗古老神奇的宗教文化。作为喇嘛旗的库伦,自顺治到乾隆一百多年间,清廷在此修建了几十座喇嘛庙。不断地建设寺庙使得大批汉人工匠、画匠常年居住于此,有的还在此安家落户。

因象教寺为库伦行使政教权利的中心,所以在建筑格调、布局上和其他寺庙迥然不同,佛殿只占全寺的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面积为扎萨克达喇嘛居住、会客、办公场所。二层小楼坐落在象教寺佛殿后面,是扎萨克达喇嘛住宿和会客的专用场所。

二层小楼青砖蓝瓦,为硬山顶建筑。门前有两根石柱,刻有珍贵的蒙文对联。石柱上端支撑起二楼的阳台。阳台宽约1.5米,起到雨搭的作用。雨搭之下、门楣之上绘制有40幅戏曲彩绘。因为有雨搭的保护,使得彩绘免受日晒雨淋,因而保存较好。但毕竟经受了几百年的风雨,有个别彩绘剥落严重,加之雨搭与墙壁结合处漏水所致,有的画面有明显的水渍痕迹。

二层小楼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其南面有一扇大门,西侧另开一扇小门。过去,僧俗人等到这里拜会喇嘛及办理公事,均需走西侧小门。小门南侧有一扇小窗,来人首先要通过窗口向值班喇嘛说明来意,再由值班喇嘛通报,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现在窗口周围坚硬的砖墙上有很多粗如手指、深浅不一的小洞,就是等待接见的人打发时间用手指挖出来的。受到接见的人,均要在值班喇嘛的引领下,躬身而进、躬身而出,对于“高高在上”的戏曲彩绘,连看一眼的机会都很少。

清朝中期,以典雅细腻著称的昆曲愈见式微,秦腔又称乱弹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又以形成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较为活跃。戏曲史上有名的“徽班进京”发生在象教寺彩绘完成30年之后的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通过戏曲彩绘可以看出,绘画者对戏曲十分熟悉。在画面上,多处保留着舞台演出的痕迹,如《双打店》《五花洞》《铡美案》《打金枝》等,所有房屋都没有前脸,左右两侧无墙或只有半截墙壁,这都是旧时戏台的痕迹。绘画者的思路没有完全囿于舞台,而是发挥了大胆的想象,扩展了舞台空间,通过左右两侧虚拟的墙壁,可以直接看到室外的景物,或花草,或山石树木,不仅使画面丰满,也充满生活情趣。同时,在绘画时,充分运用了中国画散点透视,巧妙地铺排人物,使画面上每一个人物都清晰可见,且栩栩如生。

戏曲彩绘内容十分丰富,有春秋故事,如《马鞍山》《杀府》《昭关》,有三国故事、唐宋故事等,还有取自民间传说的《五花洞》《赵州桥》。彩绘中三国故事最多,共有15幅,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是诸葛亮,其次为关羽、曹操,还有张飞、吕布、貂蝉等。《红鬃烈马》6幅,从“彩楼婚配”到“大登殿”,基本概括了全剧。

在脸谱勾画上,绘画者采用了舞台化与生活化相间的手法,剧中的花脸,如张飞、姜维及“红净”关羽,均采用舞台化,而生角、旦角,如吕布、王允、貂蝉等都采用生活化。作为丑角的人物,如建成、元吉、武大郎、县太爷等,也没有按舞台演出“三花脸”绘画。这种虚实相间的手法出现在一幅画中,相得益彰,有极强的观赏性。

象教寺

文化重心倾向基层

在库伦,我们看到了绿色的田野,绿色的河流,绿色的丘陵,绿色的城镇。

在街道旁,平野上,公路边,葱郁茂密的柳树、桃树、槐树、马尾松、樟子松以及许多叫不出名来的簇簇灌木,像绿色的风、绿色的云,扑面而来。

库伦旗委书记门德白乙拉告诉我们,绿色已经成为库伦的发展主题,近年强力打造“绿色库伦,文化名旗”,不仅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库伦的山川、城镇、乡村的面貌,更在深层次上突出绿色,着力做大绿色工业,做强绿色农业,做精绿色旅游。扶持绿色农畜产品产业项目,建设荞麦标准化示范基地,支持发展驴产业、肉羊产业,建设蔬菜示范基地及观光园等,全旗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库伦旗在抓好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的同时,依托当地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把文化事业重心倾向基层,努力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群众。全旗普遍建立了文化大院,举办文艺展演,开展广场文化活动,送书送科普信息下乡,开设名人书屋、图书馆等。

库伦旗积极引导广大民间文化艺人发挥作用,组建民间文艺团队并积极开展活动,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目前,全旗围绕村村有文化大院、村村有文艺队的目标,已成立100多支民间文艺队。这些民间文艺团队和文艺骨干活跃在全旗186个嘎查村中。库伦旗还着力加大投入,建设以图书馆、草原书屋、博物馆、文化大院等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实现远程教育站点、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使偏僻地区农牧民盼望收看到本地电视台节目的愿望变成现实。将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开放,每年组织送电影下乡、民间文艺团体交流演出2000多场次,让各族群众尽享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文明生活。

 

[责任编辑:张涛]